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城里人应该爱吃。不仅成本低,还与市场吻合,谁家哪天不吃馍?
在做饭、蒸馍上,巧珍可以说没有不会的,枣花馍、油卷、红豆红薯馅儿馒头没有一样能难得住自己,在这样的基础上,她苦思冥想,增加了荞麦馒头,南瓜馒头,玉米面窝窝,红薯面馒头。
只要用心做,没有难不住自己的,原来做馒头和压面条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奇思妙想。
为了让馒头的的口感更好,她用酵子和面,看着色泽鲜艳,热气腾腾,蓬松软和的各色馒头成功出炉,透出一股发酵的醇香,她掰了一口尝尝,还算Very delicious。
巧珍的脸上露出来了幸福的笑容,家庭确实需要挣钱来维持,原来做与不做,就在一念之间。
俊红看着电视,传来了黄家驹的《光辉岁月》:“一生要走多远的路程,经过多少年,才能走到终点,梦想需要多久的时间,多少血和泪,才能慢慢实现,天地间任我展翅高飞,谁说那是天真的预言,风中挥舞狂乱的双手,写下灿烂的诗篇,潮来潮往世界多变迁,迎接光辉岁月,为它一生奉献......”
巧珍买了一个手持扩音喇叭,并录了音,没隔几秒钟就回放一次:“正宗手工杂粮馒头,一元两个,好吃不贵。”
喇叭这么一响,不用喉咙再费劲费力一声接一声的吆喝着,避免嗓子出现沙哑失声现象发生。
巧珍找来了一个集装箱,把蒸好的一百五十个馒头整整齐齐的放在里面,它们立刻像开会似的挤在一起竞相比美,三轮车的声音行驶在唐家庄熟悉的土路上。
小鸟在阳光下在向巧珍问好,她也跟着欢呼雀跃起来。她捋了一下发丝,花朵的清香萦绕在巧珍的鼻翼,仿佛听见那缠绵的风声在纵情歌唱。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不要莫名悲伤,也不要独自哭泣,那流逝的时光,总有一份痴痴的守望。
巧珍想到昨天的自己是电池厂里试用期的工人,而今天她又走到自己蒸馒头卖馒头的创业路上,人生不会一直如己所愿,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补偿,风光得意总有时,跌宕起伏才是人生。
一切即将属于过去,而那些过去的泪水与汗水在荆棘丛林处,它终有一日会长出闪亮璀璨的果实,经过千锤百炼,被锻造成擎起蓝天的步步阶梯。
巧珍两眼目视前方,三轮车在匀速的行走着,在离自己两米远的颍河岸边,一个女孩慌乱的望着坐在电动轮椅上的老人,她着急的张着嘴巴,大老远听到她急促的说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