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本里,每一行字,都很珍贵。
所以,对于一个人物的构建,除了编剧的文字,还需要导演的雕琢。
最后,由演员赋予灵魂。
灵魂怎么来的?
需要演员自己去勾勒出一个,生活在剧本之外的人物。
齐言此刻终于了解到了,一名优秀的演员,真正的功底,不完全在于表演,更多的,甚至是想象。
不过,对于齐言这种段位的选手来讲,这种顿悟,来的有些太早了。
眼下,他所要做的,仍旧是模仿。
模仿往往是学习的第一步,连模仿都做不到的话,那就很可怜了。
于是,齐言按下了继续。
主角打开车门,下了车,四周环视,看了看附近有没有敌人安插的眼线。
随后从车里接引出女主角,两人手挽着手,走进了旅店。
在这个过程中,齐言注意到,主角的表情非常淡然,镇定自若,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中一样。
但是,眼睛尖的齐言,还是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
那就是,主角在下车准备付车费的时候,掏口袋掏了三次才把钱掏出来!
先是左口袋,没有,再是右口袋,没有,最后再换到左口袋,又有了!
齐言几乎是瞬间联想到,插U盘的时候,明明是正面,结果插不进去,然后换了一面,还是插不进去。
最后换回来才能够继续插进去。
这种动作设计,分明就是来自于生活。
很自然,很流畅,对于观众而言,可能都不会注意到,或者当成幽默的笑话。
但是对于演员而言,这恰恰可以说明,风轻云淡的表情下,藏着汹涌的感情波动。
“学到了,学到了。”
齐言点了点头,这是第二次发现这种小细节了。
不同于文字小说,作者可以直接描写一个人的内心活动。
演员要想把文字内容具象化的话,有的时候很简单,有的时候则非常困难。
因为他们不能通过语言告诉观众,只能通过表情和动作。
齐言继续观看,主角和女主角走进了饭店。
两名敌特也跟了进去,饭店外的特派员队友站在了门前,抽起了烟,防风。
暂停!
齐言仔细打量了一下门口防风的这名角色。
这就是他在剧组里负责扮演的角色。
他想看看,自己的表演,和系统给出的标准演绎有什么区别。
仔细看了看之后,齐言发现。
何止区别,简直天差地别!
连一个站立的动作,就能把之前齐言的表演,甩出十万八千里。
齐言表演的时候,根本不懂什么叫身型,就是一个普通人,或者说该溜子站在那里。
但是这名演员的站姿,很挺拔,身体也不是完全背对旅店,反而是有一个角度,能够通过余光看到旅店内的情况。
齐言一拍脑门,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对于防风站岗的人来说,要装作漫不经心,但同时也得完成任务。
光凭这一点,齐言之前的拍摄就犯了一个大错。
而且,编剧和导演,有的时候,根本也不会研究到这么细,只能靠演员自己来!
“懂了懂了。”
一名角色,当前正在做什么,自由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