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姜维的询问,时镇并没有正面做出回答。
而是神色凝重的朝着阁楼里众弟子看去。
“我想听听,你们对于工厂和社队的看法。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差别?或者是差别体现在哪里?”
听到时镇询问,众弟子纷纷神色一动,很多人都跃跃欲试。
寇封先开口了。
“先生,我先说!”
只见他高高把手举了起来。
“你说。”时镇对寇封点了点头。
寇封站起身来,先是清了一下喉咙,这才开口。
“首先,工厂肯定要比社队富裕。工厂生产的钢铁,都是天下少有的极品钢铁,完全不愁销路。无论是江北、江东,订单都源源不断,为我们赚取了大量利润。而社队,他们只能种地,所得粮食供给工厂、书院、社队三方之后,所剩微薄,几乎没什么剩余。”
“种地没有技术含量,是吗?”时镇眼眸一凝,神色愈发平静如水。
尤其是刘备,他本就非常看重农业,对农民也充满了敬意。
王平没想到,自己跟着喊口号,居然会吸引到先生的特别注意,登时有些紧张。
听到这些弟子的喊话,时镇神色一动,朝着其中一人看去。
“农民才是社会的根基!一切文明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农民的辛苦劳动!”
祝融嘿嘿一笑,说道:“就算我很笨,我也能看出来,工厂的那些工人们个个身怀绝技,拥有高超的冶金技术!相比之下,社队的农民只会种地,没什么技术含量。”
“我知道了。”
“我们必须坚持工农结合!”
今天难得抓到这么一个机会,被问道如此简单的问题,祝融一门心思的想要好好表现!
只见此人,正是王平。
“没有工业,我们会贫穷落后。但没有农业,我们都会死。”
……
“先生说得对!”
“简单来说,一名工人炼一块钢的收入,至少抵得上五、六名农民种地的收入。单以金钱衡量,确实是工厂的工人更厉害。”
“之所以,大家会感觉到差距,是因为钢铁厂的劳动,得到的报酬更丰厚。社队的劳动,得到的报酬更微薄。”
王平今年十六岁,按年龄来算,他是书院二弟子。但因为王平沉默寡言、很少说话,因此存在感极低。
时镇站起身来,摊开双手。
取而代之的,还是挥之不去的凝重。
听到时镇喊出了‘工农并举’的口号,在场众人又是神色一动,纷纷振臂支持。
“农业才是最重要的!”
“对啊,只有工厂发展起来了,才有多余的力量搭把手,把社队也拉起来。”
“嘿嘿。”
“玄德,你在社队干过,也在工厂干过,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我们知道错了!”
“我并没有说,农业比工业重要。因为我们想要发展生产力,达成全民富裕,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化。因此,工业、农业都是一般无二的重要,我们必须工农并举!”
“你的意思是,工厂富,社队穷。”时镇总结道。
而其他弟子,听到寇封和祝融的发言之后,也纷纷踊跃开口。
剩下寥寥几个,如同姜维、诸葛亮、黄月英、刘备,也只是没开口罢了。
时镇转过头,看向了刘备。
“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先生,我觉得工厂和社队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几乎都在一个档次。”
一时间,其他弟子也纷纷改口,赞同时镇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