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钟南山,法海并未向北进入长安,彼时,因靖康而大宋朝廷一路向南而去,因此上长安已经不是大宋领土,归属于金国。
原本法海想着下了山,找个无人看见的所在,便驾阵清风,管他是否地方上方便,我自乘风而去,金人就算看见,能奈我何。
但想起师父教导,此番下山,只为了游历世间,经历人生百态,遂息了投机取巧的念响,便老实做个游方僧人打扮,背上经箧,穿一顶打满补丁的僧袍,脚上着一双破烂草鞋,手上拄一根藤条手杖,嘴里倒念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便一路风尘仆仆望南而去。
走了一阵,就着山泉水,啃完一张面饼,法海心中也便有了主意,一路穿过秦岭各峪口,先是向西,翻过秦岭后,进入汉中,继而再进入四川,最后顺着长江而下,径直到达建康,先是看看天子脚下是何种模样,再去领略南方风土人情。
此时已是入秋时节,因秦岭靠近大宋与金国边界,有那些金国士兵常常闯过边界,掳掠汉人百姓,谓之打草谷,男子便给人家为奴,女子便被士兵瓜分。因此上人烟稀少,常常赶了数十里路,也未见到一个人家。
深山之中,草木茂盛,道路难寻,虽是白天,林中也总传来野兽嘶吼,听在耳中,法海反而毫不在意。
汉中乃是名城,更是古时进入川蜀的重要通道,昔日诸葛孔明便自此六出祁山,此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所在,天南海北的客商云集此处,将南北物资在此中转,因此上甚是繁荣,人口也甚为稠密。
在此法海盘桓几日后,便经栈道穿过秦岭,进剑阁,便进了川蜀。
自小便在钟南山中长大,因而对南北方差异倒觉不甚明显,但自从剑阁入川,马上感觉便不一样。
不同于关中,那里是秦汉故地,因此民风豪爽,人情往来也颇显粗犷,入了蜀地,便觉一股慵懒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