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内一直呆到了清明前,便被寺内长老一起请了出去,原是金山寺出了大事。
那玄慈住持年岁已高,虽在凡人中八十有七已算高寿,但终归只是凡人,终于油尽灯枯,已然卧病在床数月之久,尤其是最近,已然水米未进。
这一日,突然精神好了许多,能自己坐起,甚至吃了一碗饭菜,然玄慈自己心下知道,归于佛祖座前就在眼前,便吩咐将寺内几大长老齐齐请了过来。
长老们见了玄慈此刻神态,哪有心中不明白的,只是出家人四大皆空,此刻虽然心中难过,但也只是口中念诵佛号。
玄慈便将自己多日以来的想法说了出来,言说观金山寺上下,各位长老年岁已高,专心休息佛法,已不管寺内俗务多年,而下代弟子中并无出类拔萃者,而自己则随时便要圆寂,思前想后,只觉得法海当是合适人选,因此上请来各位长老,一起商量。
众长老俱是得道高僧,不愿为寺内俗务缠身,且在寺内对于法海佛法也是听闻许久,都知晓确是个聪明谨慎,佛法又深之人,因此上大家并无异议。
待法海到了僧舍,见了玄慈,心中大吃一惊,自来到金山寺,玄慈处处维护自己,普天下除了师父慧真,也便是玄慈对自己真心好,虽说出家人四大皆空,但出家人却并非铁石心肠,法海便扑到玄慈身侧,紧紧抓住玄慈一双手,却是泣不成声。
见法海到了,玄慈便放下心来,看法海此刻神态,已然从之前闭关时入魔中解脱出来,且周身似有淡淡金光浮现,应是佛法更上一层楼,心内甚是欣慰。
于是开口将方才与众长老商议之事告诉给法海,法海一听顿时惊慌失措,慌忙拜倒在地,一再推辞。
几位长老也在一旁不住劝说,岂料法海却甚是坚决,道:我本是钟南山至相寺僧人,如今也只是在金山寺中挂单,将来须是要回至相寺去的,再则,寺中规矩我也是知晓的,住持非得是寺中德高望重者,也须先成为戒律堂、监寺等长老之后方有资格,我一个外来僧人,何德何能,能成金山寺的住持?
请住持和各位长老收回成命,法海绝不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