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来,天下为之哗然!
孙坚威名顿时传遍天下。
借着孙坚扶摇直上的威望,晁盖斩杀西凉悍将华雄,抢走吕布赤兔宝马,也随之成为了世人议论的焦点。
一日成名天下知!
晁盖梦寐以求的成名之路,终于向他打开了一道缝隙。
可惜此时晁盖对此却依然一无所知,还在陪着孙坚视察大谷关口。
“你可知此关何时建立,谁人所建?”孙坚意气风发,站在大谷关前谈笑风生,视关上守军如无物。
“回将军,据说是中平元年灵帝下旨,大将军何进奉旨承建。”
晁盖看着这座扼守嵩山与龙门山之间峡谷的雄关,不由有些感概。
说起来,这座雄关其实并未建成多久,而且还与他前身黄巾军有很大关联。
当年黄巾起义大爆发,灵帝以何进为大将军,设八关拱卫京师雒阳。
大谷关同西边的伊阙关、东边的轘辕关一起,组建成了雒阳的南大门。
颍川百万黄巾从兴起直至覆灭,连这三关的毛都没能摸到过。
老前辈没能做到的事,如今晁盖这伙黄巾遗贼,却是堂而皇之站在了大谷关前,甚至不久之后就能破关而入。
风云变幻,世事无常,人生际遇莫过于此。
“不错!”
孙坚意味深长道,“光有武勇远远不够,还需知山川地理,人文典籍。这些东西,平时看不出什么,但关键时刻自有用处。”
“将军所言极是!”
晁盖拱手行礼,感谢孙坚教诲。
这些道理他自然明白,只是奇怪孙坚为何对自己说这些?
孙坚拍了拍晁盖肩膀,轻笑道:
“你不错,确实很不错!比我想象中还要更加出色!来我军中吧,本将给你留下先锋之位!”
“呃……”
晁盖一时措手不及,顿时愣在了原地。
“桥瑁那个鲰生只是一介腐儒,是不可能给你什么机会的!”
孙坚摇了摇头,面色肃然道,
“但本将与那些废物不同!只有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才会真正明白你我这些武夫的价值!”
孙坚如此开门见山,确实让晁盖有些感动。可晁盖仍然有些犹豫,并没有一口应承下来。
孙坚摆了摆手,满脸自信之色。“不着急,慢慢想!这场仗打完之前,给我答案就行!”
孙坚是吃定了晁盖,觉得晁盖迟早会想通,只能答应自己。所以他并不迫切,只是笑了笑,转身再次打量起了大谷关。
晁盖同样看向大谷关,不过他的内心却是久久难以平静。
跟着孙坚固然不错,至少能打仗,也不用再担心被老板雪藏。
可惜在晁盖心目中,这支军队虽然强悍,但注定只能在中原昙花一现。
东汉虽然不歧视军功,但在官场上,对非士族正统出身的武人,却是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鄙视链。
孙坚跟董卓一样,粗鄙武夫而已,就算官位再高,也得不到士族认可。
除了军职以外,孙坚身上还有个豫州刺史的官职,其实屁用都没有,不过是袁术给他挂个虚名而已。
中原本就是士族最为强盛的地方,而汝南更是袁家的基本盘。
整个豫州从上到下,从官场到民间,袁家的门生故吏数不胜数。
如果想要坐稳豫州刺史这个职位,没有袁家首肯,孙坚寸步难行。
更何况,孙坚一路北上,先杀荆州刺史王叡,再杀南阳太守张咨,早就失去了中原士族人心。
这些衣冠士族,可不是后世那些被阉割了爪牙的地主老财。
他们有独立的坞堡庄园,有人手有军队,潜在的实力其实不容小觑。
所以孙坚虽然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命脉早已操之于袁术之手。
没有袁术点头,孙坚甚至连粮草都征集不到半点。
前途凶险莫测,后路其实也被断了。
为了制衡袁术,董卓此时已将刘表派去了荆州。
别看刘表在三国演义中好像很窝囊,看起来不怎么起眼,实际上刘表也是个狠人,一人一骑匹马定荆州。
等孙坚在中原混不下去,想要回返南方时就会发现,这一路关山险阻,就连回程也是水中望月,可望而不可及。
孙坚在他人生最为高光的时候,其实已经陷入了死局!
晁盖叹了口气。
如果投靠孙坚,最后只能追随小屁孩孙策去跟袁术卖萌,然后拼死拼活割据江南半壁,那他穿越过来又有什么意义?
这条路看起来很美好,实则更为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