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从中挑选了一十八名精锐,打算亲率这十八人先行赴援。
陈开十分赞同李世民的做法,道:
“二公子果然高明,前线双方僵持多时,敌军已是强弩之末,我军见二公子骤然而至,必定士气大振,敌军则畏惧二公子神威,必定望风而逃。”
李世民微微一笑,知道陈开是在奉承自己,但极是受用。
想到自己突然杀出,敌军胆寒,众将士欢呼的情景,不由得兴奋万分。
陈开当即将黑马献给李世民,并又说了一些“敬仰、佩服”之类的恭维话。
李世民爱马如命,也是识马之人。
一见那黑马,便认定绝非凡品。
当即翻身上马,疾驰一阵,更是奔跑如风,十分喜爱,不停抚摸,爱不释手。
竟连陈开的恭维话都没听得几句。
马赛兰见李世民如此失态,心中暗自好笑,悄悄提醒了他。
李世民这才向陈开致谢。马赛兰当即又让他给这匹宝马起个名字。
李世民不住抚摸马背,沉吟道:“这匹马全身纯黑,四蹄却是白色,不如就叫它白蹄乌吧!”
越看越是喜爱,忍不住又道:
“你们看它毛色光润,腿高躯壮,的是一匹绝世良驹!陈兄弟,多谢你啦!”
陈开随便谦逊了几句。
心中只是在想:白蹄乌?
这不是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六骏其中之一吗?这白蹄乌竟是自己送给李世民的?
只觉颇为有趣,忍不住又想:
恩,昭陵六骏,一是飒露紫,二是拳毛騧,三是青骓,四是什伐赤,五是特勒骠,六是白蹄乌。
倘若这六匹马都是我陈开送给李世民的,不知我会不会在历史书上会不会留上一笔?
这段小插曲过后,陈开、李世民、马赛兰等二十一人为了加快速度,尽皆轻装上阵,不身着盔甲,但将甲胄都缚在了马上。
陈开等人率先向北方前线进发,其余大队人马跟随在后,但陈开等人坐骑皆是精挑细选的良马,大部队渐渐落在后面。
尤其是李世民、马赛兰二人所乘的黑白二马,尤为神骏,若不是有意放慢速度,早就将其他诸人远远抛在后面。
奔行一阵,前方马蹄声响,一骑快速驶来。
陈开定睛一看,正是杨大力,急忙阻止了意欲动手的士卒,让杨大力与自己同行。
此后一路无事,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众人来到了战场附近。
李世民命人穿上盔甲,马尾附上一捆树枝,高声道:
“大伙儿一起跟我冲锋,敌人必定望风披靡,我军必胜!”
众士卒齐声大呼:我军必胜!我军必胜!
李世民低声对陈开道:
“陈兄弟非行伍之人,此番前来传信,李二已十分感激,还请陈兄弟在此地稍候,等待我等凯旋的好音。”
陈开素来奉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宗旨,当即要应承下来。
但随即想到:辛苦忙活了大半天,岂能在此时半途而废?
不但让李世民小瞧了自己,还不能讨好李渊,那么此次太原之行,还有什么意义?
当即打定主意,说道:
“陈某虽只是个普通少年,但亦有杀敌报国之心。
二公子若不嫌弃,我愿与二公子冲锋在前,并肩杀敌。
即便战死沙场,那也是死得其所,大丈夫死则死耳,又何足惧哉?”
言语之间豪情万丈。
此番言语,一半是为了取悦李世民,一半是陈开心中所想。
男儿上阵杀敌,建功立业,哪个男儿未曾想过?
在前世无法实现,穿越而来,倒可以感受一番。
李世民听了,身受感染,伸手拍了拍他肩膀,赞道:
“好!大丈夫当如是也!”
说罢,拔出腰间长剑,直指苍天,大声道:
“兄弟们,冲啊!”
说着猛踢马腹,向前直冲。
此时众人身处一个小山丘下。
李世民故意让众人在此处整顿,那是为了先上小丘,居高临下,向敌人发起冲锋,其气势必将无法阻挡。
李世民率先驰上山丘,陈开、马赛兰分列左右,三人几乎同时到达丘顶。
其时夕阳如血,但见马高人俊,盔甲鲜明,残阳照在三人身上,灿然生光,耀眼生花。
李世民大喝一声,三人各执兵刃,一同向下猛冲,便如天兵天将一般,神威凛凛。
便在此时,其余众人也已赶到,紧随其后,向下冲锋。
战场双方士卒,抬头相望,但见众神兵呼啸而来,颇具威势,身后又尘土飞扬,似乎山丘之后尚有不少人马。
如此一来,一方喜,一方忧。
隋军率先发现己方的旗帜,尽皆欢呼雀跃,纷纷大呼:
“援军来了,咱们的援军来了!”
“兄弟们,援军已到,一起冲啊!”
紧接着又有人看到了李世民,更加欢喜:
“少将军来啦,咱们有救了,跟着少将军冲啊!”
隋军因此士气大振。
李渊得到消息,再次动员所有能战人员,亲自上阵,开始反扑。
甄翟儿部先中李渊诱敌之计,损伤大半,虽缓了过来,反将李渊团团围住,但士卒毕竟大都是乡民,执行力不强,能围却不能全歼。
头领甄翟儿不愿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誓要活捉李渊,曾亲自率军进行过几次冲锋,但最终皆无功而返。
战场便如一个大吸盘,将甄翟儿所有兵力都吸了过来,待他想要放弃围困,抽离战场,也已不能。
倘若己方后撤,李渊趁机反击,则他必败无疑。
这样一来,双方僵持不下,谁也不能胜谁,谁也休想全身而退。
李世民此番冲锋,虽只有二十来人,但其威势不容小觑。
加之甄翟儿军苦苦支撑多时,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众士卒见隋军援军赶到,只感万念俱灰,纷纷弃械而逃。
甄翟儿军中虽也有能人异士,一眼便看出,这是李世民的虚张声势之计,但大夏将倾,非人力所能救。
此人大声呼喝,甚至亲手砍死两名逃兵,依然未能阻止己方士卒的溃逃。
刹那间,甄翟儿军兵败如山倒,战局已定!
隋军中,有一副将见此形势,大感不妙,气喘吁吁的跑到自己长官面前,低声询问道:
“将军,甄翟儿似乎扛不住了,咱们是真打还是假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