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鬼神之说,徐达从来都是敬鬼神而远之,存而不论。
但在朱权告诉他要飞上天,去侦查敌情的时候,却出了一个心战的主意,“用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这也是三国时武侯诸葛亮南伐孟获时的策略。
黄色的传单纷纷扬扬从天而降,落到街上,神台上。土王宫殿上,被正膜拜的土人们捡起。很多人不识字,于是潜伏下来的侦查员在不经意间走了过来。
用当地地土语念起来:“...土王杨韬,倒行逆施,触犯天条,玉帝敕令,以天火灭之!但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见黎民涂炭,故先告之。。。”
念罢,作大惊失色状,向一旁听得入神的土人们低语几句,连背篓中的东西也不要了,急慌慌出了城。
废话,不出城就来不及了,这是精英铁骑给的撤离的信号,地狱火很快就降临了。
那群土人虽然见识短,但是却不是笨人,匆匆回到家,将家中本来不多的腊肉、稻米、盐巴和仅有的一个铁锅、一把砍刀收近几个背篓,叫上还在呆愣愣的一家人,出城去也。。。
神台上的大祭司是武安县少有的读书人之一,接过小祭司送上的传单,不仅意乱神迷。传单的内容他看得明明白白,这是上天的神示。
当地流行火神崇拜,他们将那火焰当做是火神的化身,并且供奉着,从而使家族更加的旺盛。而恐惧天火是每个原始落后的民族的共性,大祭司也不另外。
虽然大祭司也会‘降头’、‘符咒’、‘养小鬼’、‘蛊’等数种法术,但他毕竟是人,不是神。死后去哪里他自己也决定不了,那是黑白无常的工作。
大祭司心神不宁地草草做完法事,告诫徒弟们有天火将至,不过天火只惩罚恶人,大家都不用担心。
之后,心怀鬼胎的大祭司换了便服,来到一个独居的寡妇那里,“村寨中有人要驱鬼,我要一个帮手,你带着儿子和钱财,随我出城。”
土王杨韬对他再好,也比不上寡妇对他的情,况且他还有一个儿子。。如今是大难来临,大祭司作为一名高级打工仔,对他的土王老板唯有祝福,“死得不要太难看”。
不到半天功夫,热闹的武安县里人逃走了大半。
其他人不是不想走,是因为走不了。
杨韬在他的王宫看到了飞在空中的天使,他不明白天使为何在白天也出现,大祭司不是常说,只有在夜晚,神灵才会出现的吗?
杨韬内心出现一种不安和恐惧,那黄色的纸上写得明明白白,天神真的要用天火灭了他。他和他的家族数百年屠戮了那么多人,报应终于来了。
杨韬震惊之余。派土兵去神台找大祭司寻求帮助,土兵回来报告说大祭司下乡捉鬼去了,另外很多头人祭司富户官员也携家带口的出了城。
杨韬更加惶恐,亲自带领土兵封锁了城门,砍杀了几个要出城的土人后,气急败坏地回到衙署。
别人能走,他却走不了。就是走,他的家族能去哪里?和大明朝廷已经交恶,其他土司对他也恨之入骨。
再说天火要灭他,他跑得了吗?
不行,如果我要死了,城中的人都得陪葬。
杨韬恶狠狠地瞪着天空,那里除了飞鸟,已经没有了天使的暗影。
回到致远号上,朱权将几个要重点打击的地方圈在武安县的布防图上,然后召集军官们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