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给一直还沉浸在大喜大悲中的凌娴递过去一杯茶:“也许你心里对我飞扬跋扈乱点鸳鸯谱不认可,可为了兄弟们对我的忠诚,只能如此。”
朱权要麾下对他忠诚,不过他对明廷却没有任何的忠诚可言,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自己坐大变强的缓兵之计。
七个月之后,陕城饥民将在王二、种光道的领导下,首插义旗。以墨涂面,攻打官仓,散粮于饥饿的百姓,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从此九州迎来一个空前的乱世。
要乱世中求存,就必须自身强大。朱权决定利用江南各省暂时的平静,积极地进行发展工商业,招兵买马,扩军备战。
明天就要离开南京回总部了,朱权将钱士秀叫到致远号指挥舱:“老钱,从李保手里买来的那块土地,路修得怎样了?”
“按照大人的要求,铺的上沙石路,跑马载重车应该没问题。”钱士秀掏出一张手绘的地图:“大人,你看,我又把我们的地盘,往东南西三个方向延伸了数里。”
“那些芦苇荡、荒山丘陵都是杳无人烟,你占了也就占了。只是正在耕种的水田、旱地,你是怎样处理的?”
朱权看着扩大了近十倍的面积,有些小吃惊。“这里是明廷腹地,暂时不要和乡民或者大家族冲突才是。”
“大人,哪有什么水田、旱地,那些地方就是个泄洪区。每年长江水位上升时候,都要被淹没的。”
“老钱,你是说我们购买的那块地方是圩垸?”
“圩垸到谈不上,只不过是一块高地。我听这里的百姓讲,洪水来了,也只有我们那块地不被水淹没。”
“你这样讲,我就放心了。我们不怕那些功臣贵胄之后,如果他们敢刺毛,一样宰了他们,只是我们立足未稳,没有不要节外生枝。”
朱权盯着高地周边的水乡泽国:“老钱,你对那些芦苇荡准备怎么办?”
“大人,我想趁着冬季对江北过来的流民以工代赈,组织他们将苇塘深挖,变成我们的护城河、鱼塘。挖出的的淤泥堆积成圩堤,在圩堤上种桑养蚕。水域大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内港。”
“好,老钱,没有想到你还是治理江河的水利专家。”朱权笑道:“此外,我看还可以用蒸汽机带动水泵,从长江中抽沙淤积成地。”
钱士秀笑道:“那样就成了一块种庄稼的好地。”
朱权拿过一张纸,用碳条在上面画了个草图:“种庄稼的事情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修建我们的基地。”
钱士秀看着码头、储运仓库、商业区、军营、住宅区、办公区和拱卫基地的围墙、碉堡、和暗堡,问道:“大人,依照大人规划修建,那咱们的基地就成了水上坞堡。”
朱权点点头:“对,全部用砖石和竹筋混凝土建造,确保成永久性的工事。”
钱士秀明白,这年头不太平,很多高门大户,都筑起高大的围墙,豢养私兵来自卫:“大人,这里要不要建水泥厂和砖瓦厂?此外办事处这边人手紧了些。”
“我回到总部后,首先会从军政学校,派军官和工匠过来,一是就地招揽流民入伍,扩充我们的势力,二是协助你筹建水泥厂和建设基地。”
“先去迎接吴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