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很高兴,群臣答应三天后捐款,为了给募捐开个好头,崇祯要周皇后给周奎五万两银子,要他在募捐时带个好头,捐款十万两,结果和历史上一样,周奎收了五万两,但只肯捐一万两。
先不说周奎坑崇祯的事,就说崇祯募捐的当晚,就有许多官员把家里的桌椅板凳拿到集市上去卖,一时间京城热闹非凡。
三天后的募捐,不用说,崇祯总共才募集到二十万两,这二十万两,光太康伯张国纪一人就捐款了五万两,驸马巩永故捐了三万两。而声称要捐出全部余财的成国公朱纯臣,只捐五百两,并向崇祯哭诉,成国公府只是表面光鲜,为的是维护朝廷颜面,这五百两也是卖了祖田一百亩才筹够。
而朝臣们为了显得自己清贫乐道,在朝廷脱了朝服,里面都是粗布麻衣,而且都是补丁叠补丁。
你说崇祯不知道这些朝臣在糊弄他吗?从周奎收了皇后五万两银子却只捐一万两,崇祯再傻也知道群臣在作秀。
崇祯气愤那是肯定的,可气有什么用,连自己
岳父都坑自己,更何况是那些大臣们。
崇祯募捐这件事上,很多历史学家都笑话那些大臣目光短浅,对比后来被刘宗敏逼捐,在这些大臣勋贵中搜刮出七千万两银子来形成鲜明的对比。
你说是大臣们真的就没有人愿意捐款吗?我看未必,从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满朝文武虽然投降派占多数,但为国殉葬的文武大臣不在少数。
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范景文,贼兵进犯北京城,范景文已知回天无书,哀叹:“我是文臣,无法赴疆场为君父解难,活着无意!”遂开始绝食。三月十九城破,范景文先是在家上吊,被家人解救,随后在龙泉巷投井自尽,其小妾听闻上吊殉情。
户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倪元璐:倪元璐知崇祯皇帝殉难,悲呼:“国家至此,臣死有余责。”随后向北叩拜天子,向南拜别母亲,在关公面前投缳自缢而死,死前吩咐家人:“如果皇帝能够入殓,才可为我收尸!”三日后,贼兵闯进倪家,惊见倪元璐面色如初,惊惧退出,倪府阖家十三口殉节。
左都御史李邦华:李邦华知皇帝身死,哀叹:“主辱臣死,是我等做臣子的本分!但是若能为太子寻得出路,也就没有遗憾了,只是形势不可逆啊!”李邦华无法寻得太子,在门上题诗曰:“堂堂丈夫,圣贤为徒,忠孝大节,矢死靡他。”随后前往文丞相祠祭拜,自缢于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