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徐亮为刘家花了很多银子,买药修房,备办货物,足足用了四十多两。他并不介意,郑家给的一百两银子就是用来改善刘家生活的。
徐亮想带领刘老伯和小云妹妹进城看一看,为父女俩各买两套衣服布料,也让二人散散心。
刘常顺体弱多病,家事又多,好几年没有进城了。
刘小云里外忙碌,照顾爹爹,既没有时间又没有心情,甚至很少出村。
病愈康复,家境大变,父女俩心情愉悦,也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吃过早饭,他们兴致勃勃地上路了。同村的刘玉生要进城办事,徐亮和刘家父女俩搭乘马车赶奔临山城。
一路走来,刘玉生很善谈,刘常顺父女俩话语也多了,众人说说笑笑很开心。
大约走了半个多时辰,他们来到城里。
临山城很大,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房屋相连望不到边。街道两旁,大小店铺鳞次栉比,十分热闹。
刘玉生自去办事,约定午后在南城门相见。
徐亮陪同爷俩走了几家布店,买好布料便没有事了。他们一边走一边游玩,观赏市容街景,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三个人有些饿了,见路边有一家饭馆便走进去。
饭馆宽敞亮堂,摆放着几张桌子,比较干净。
正是午时,吃饭的人不少,他们在靠里面的墙角处坐下来。
店小二见客人到来,立刻过来招呼:“你们是一家人吧,想吃点儿什么?”
徐亮没有回应,让刘老伯点一些可口的饭菜。
老人家这辈子没有进过饭馆,笑了笑没有多言,让徐亮买点儿简单饭菜即可。
徐亮想了想,对小二说道:“来三两干切牛肉、一盘花生米、三盘炒菜,再来三碗稀饭和五个馒头。”
“喝酒吗?”
徐亮见刘老伯摇头,应道:“不喝酒了,抓紧上菜吧。”
“好,请稍等。”店小二答应一声走了。
徐亮四下看着,旁边那张桌子是一男一女,有二十多岁,一看就是夫妻俩。他二人带着两个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前边的桌子,坐着一个年轻男子,年龄和他差不多,正不紧不慢地吃着。此人穿戴利落,带着一把剑,是修武之人。
徐亮看着这个男子暗暗地赞叹,此人不但年轻,还很英俊,难得一见。这个美男子的武功不知怎样,修为到了什么境界。此人独自吃喝,对周围并不关心。
靠门的那张桌子有四个人,也是修炼武功的,都带着兵器。桌子上有一坛酒,他们划拳行令大呼小叫,弄得饭馆不得安静。那几双眼睛更是讨厌,很不安分,不时地扫来扫去,尤其是对女人,总要多看几眼。
其余桌子或没有人,或有一两个客人,互相不理不睬,在闷头吃喝。
徐亮又看看那四个喝酒行令的人,眉头微皱有些不悦。那几双眼睛贼溜溜的,不时地盯着小云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