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学究天人的孔明,自然也研究了东吴的造船之法。
卫温正是依靠如此巨大的船只,这才能够远航到达夷洲。
如此巨大的船只,对于经济来说,是一个大负担。
幸好吕布一直以来,都在鼓励经济的发展,这才有财力去打造如此巨大的船只。
除了大船,小船也是必须建造的,甚至可以说,小船的重要性完全不在大船之下。
东吴当年的走舸,正是这种小船,中间只能承载数十人,且大部分都是船夫,只有极少数战士,皆是极为勇猛的战士,甚至于根本就不是战士,而是周泰,蒋钦这种猛将。这种走舸,才是水战短兵相接时的主力。
而斗舰,蒙冲,楼船之类的巨船,在水战中,属于最后的屏障。
短兵相接的胜者,才能有机会去攻击对方的巨舰,而只有拿下对方的巨舰,才是真正的战胜了对方。
大型巨舰与小船相互配合,保持良好的阵型,组建成一支舰队,才是真正的水师。
这中间的复杂程度,甚至超过了骑兵和步兵的指挥。
所以周瑜才会信心满满的表示,吕布如果不在江东,不可能学会水战。
按照吕布的估计,陆逊想建立一支足够跟孙策抗衡的水军,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但关羽要建造一支能够征服夷洲的水军,却只需要半年即可,关羽完全可以在会稽,一边造船,一边学习水战和远航,等船造好,就可以直接出海了。
因为关羽的对手是大海,而不是一支军队,只要能够远航,就足够了。到了夷洲,可没有人跟关羽打水战。
陆逊长居于江东之地,自然从小就知道水军的重要性,很早就学习了水战之法,又收到了吕布的密信,教他水军训练之法,以及水军的阵型,水军各船的配合,对照自己所学,很快心中就有了大概的规划。
同时,陆逊暗暗感到吃惊,他实在不明白,为何吕布明明出身于并州,也没有在江东为官的经历,为何对水军也是如此谙熟。
只能由衷的赞叹一句,“温侯真乃天才也!”
江东各世家听说吕布要造船,纷纷拿出了家底,帮助吕布。
他们终于看明白了,当今这个时代,刘备吕布集团是毫无争议的最强者,最可能成为最后的胜者。
陆逊就是因为投靠得果断,不但他本人,他陆家也获得了无法想象的回报。
还有虞家,因为及时投靠了陆逊,也是风生水起。
这个时候,还因为吕布打压他们而想着和吕布作对的人,不说脖子上长的是个瘤子,至少脑袋里装的都是水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