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与太空站平稳对接。
乘客一个一个依次被移出,高兴地进入拥挤的太空站,至少大家现在可以面对面看见对方的笑容。总共不到三个小时的共渡,将大家的感情也压得靠近,像多年的老朋友似的无话不说。
来双城星的人大都是不准备十年内回地球的,就是叶休明也预期要研究三四年的时间。张微夫妇准备一个月就离开,是个例外。寥寥无几的旅游者,来一趟不容易,至少也要玩三五个月,所以大家对他俩来的目的很是怀疑。怀疑归怀疑,友好归友好,没人因此疏远防备他们。
阳翔一家五口,夫妇两带一男两女三个小孩,小孩大的十岁,小的才五岁,是移民。虽得到一个基金会的资助,主要费用还是他们自己筹集的。卖掉了地球上所有资产,取出所有退休金,外加朋友帮忙,才筹集到所需费用。到双城星上他们将从零开始,好在双城星移民都可以得到一套房,一片土地,工作也好找。
两个年轻的女人若汐和阿伊莎是来结婚的,都只见过未来的丈夫的录像——因为距离的关系,通讯总是延迟的。了解不深,对未来是既充满希望又倍感不安。共同的心路,让两人互为知己,立刻成为最好的朋友。
阿玛瑞和其他的年轻人,五男三女,都是受雇而来,他们除一个小学教师一个护士之外,其余全是工人,将在建筑冶金和机械加工的公司工作。雇主为他们预付了费用,工作五年就可以将预付款还完。美好的计划是在双城星上工作十年到十五年,然后退休回地球享受,当然他们没计划结婚生小孩。
所有的乘客中只有唯一的老人阿利亚,他已经80多,真正了解双城星的困境。他的女儿女婿是班次121号的移民,属于最早到达双城星的人之一。更早到达的人,意外病逝的相当多,幸存的也大多身体不好,回到地球养身。现在管理双城星的主要是班次100到500号的人,包括阿利亚的女儿女婿。不仅有双城星的内部消息,阿利亚在地球上也是一个贸易公司的副总裁——他们公司为双城星做过很多采购,所以比普通人知道得更多。
阿利亚对张微解释:“地球上120人才能供养双城星上一个人,双城星对地球的贡献却几乎是零。双城星需要更多的人才能自给自足,保持高度文明,有人估算要一千万,但地球已经快不愿意供养20万人。”
“我也听到不少人抱怨,说钱都花到双城星,地球人反而成为双城星人的奴隶,成了二等公民。还有援助双城星的钱都被浪费了,莫明其妙地打仗,好好东西不用,反而炸掉。”
“地球的支持肯怕是会越来越少,不是越来越多。双城星要开始过苦日子,事实上双城星本来生活就很苦,将来更苦。”
“不是说农业已经可以自给自足?”
“如果只种土豆,每个人每天只吃土豆,是自足了。产量高的良田很少,还不适合种稻谷小麦。果树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