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等贾珠说话,探春先急道:“环儿,你不要想一出是一出,好好跟大哥哥回去,你怎么能不考科举,岂不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再说,姨娘还在家里等你呢。”
贾环看向探春道:“三姐姐,你先听我说嘛,先别急着否定我。”
说着又小心看了一眼贾珠道:“我并不是想一出是一出,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想着我并不是读书的种子,就算累死了,顶天能得个秀才,再想往上是不能的了。”
“这次跟着出来,我也算开了眼界,外面的天地这么大,比待在家里有趣多了。既然我学文不成,学武也吃不了那份苦,那还不如从商,就专做这外洋的买卖,又能赚银子又能长见识,何乐而不为呢。”
“将来若做得好了,像薛家姨父那样也在户部挂一份供奉,也不比科举差嘛,大哥哥,你不知道,上回你给我的那一千两银子,我都置办了货物,而且几经周转,也赚了不少呢,不信你问三姐夫。”说着便看向阿渡。
阿渡见贾环把话题抛给了自己,忙冲着贾珠点头笑道:“这是真的呢,环兄弟看货的眼光不错,确实赚了的,我觉得环兄弟在经商上还是挺有天赋的。”
探春瞪了阿渡一眼道:“你可别纵着他,环儿还小,不过是误打误撞的赚了些银子,哪里就能看出天赋不天赋的,等哪日都赔光了,就知道哭了。”
“三姐姐,你别总小看我呀。”贾环委屈道,又眼巴巴的看向贾珠,等着贾珠说话。
贾珠倒不曾想贾环竟有了从商的想法,而且还一副热情高涨的样子,这倒与原书中那个整日都想干掉宝玉、抢夺家业的贾环大相径庭。
果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世受赵姨娘熏染较少的贾环倒是学了探春,想出来立一番事业,这倒是难得。
只是探春说的也对,贾环还小,一时赚了银子自信心爆棚也是有的,将来若是赔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住打击。
见几人都等着自己说话,便清了清嗓子道:“环儿你先坐下吧,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并不反对经商,也并不认为咱们这样人家就一定要走仕途。”
贾环刚刚坐下的身子,听贾珠如此说又激动的站了起来,道:“太好了,这么说,大哥哥是同意我留下了。”
贾珠笑道:“可你三姐姐说的也对,你还小,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经商的门道可一点也不简单呐,既要有勇又要有谋,还要有统筹管理的才干,可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贾环听贾珠话锋转了,整个人又立刻耷拉了下去,一屁股坐到椅子上,骨朵着嘴儿不说话了。
这样快的神情转换,倒看得贾珠有些好笑,不由笑道:“你这么快就放弃了?我话还没说完呢。”
贾环听了,又不由有些懵了,抬头看向贾珠。
贾珠道:“我估计即便我带你回去,只怕你现在的心里也长草了,再也无法专心在读书上了,而是整日想着,如果让你经商,你能如何如何厉害,总觉得没有经商成为了你人生的遗憾。”
“与其那样,还不如让你亲自试试,一件事别人说再多的经验,都不如你自己亲身经历一番,我会再给你五千两银子做本钱,给你三年时间,这三年里你就好好经商,看你究竟能不能做好一个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