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满口答应下来,却依然我行我素。
哪里危险去哪里。
像个拼命三郎似的,来回奔波。
洪水一线。
子弟兵和洪魔的搏斗在决口处达到白热化。
大堤决口后,子弟兵陆续乘船抵达决口,后续增援部队则源源不断地赶到。
碎石块投入决口处,阻拦洪峰。
子弟兵们跳进江水中,结成人堤。
与洪水殊死搏斗。
当天傍晚,封堵决口初战告捷。
混乱中,江东上了一条船,赶回JJ市区。
把新拍的新闻素材交给央视留守的同志。
次日。
央视新闻一套刊发了江东发回的《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的新闻报道。
这时,老父母才得知大儿子江东去了抗洪一线。
两个老人顿时担心起来。
同时,也有一份荣耀。
江北赶紧安慰父母:“爸妈,伱们不用担心,老哥一直好好的,我有他电话,要是不放心咱就打个电话问问?”
“不用。”
老父亲当即拒绝:“小东在做大事儿,不要打扰他。”
母亲李菊也点头:“救灾重要,我相信小东,他会照顾好自己的。”
江北,江楠,连带着小妹江茜都唏嘘起来。
一家人晚上饭都少吃了几口。
虽然没打电话,老母亲李菊晚上还是悄悄给江东发了一条短信。
江东凌晨时刻才回信息:“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不用担心。”
几乎一夜没合眼的李菊,差点哭出声。
“臭小子,怎么才回信息?”
说不担心是假的。
毕竟是自己身上掉的肉,李菊心焦极了。
第二天,早饭只喝了半碗稀粥。
江北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啊。
想了想,决定转移父母注意力。
“爸,妈,我找了家装饰公司,正在装修新房子,预计要花十几万呢,听人说有的施工队不老实,偷工减料啥的不让人放心。”
“不如,您老受累帮我去盯着?”
李菊果然重视起来:“啥房子装修要花这么多钱?”
“不行,老江,快吃饭,一会儿咱俩去瞅瞅,可别被骗了。”
江满仓也有些皱眉:“乱花钱,一个装修怎么就花十几万?都够再买半套房的了。”
老两口吃完饭,骑着人力三轮车就往后海赶。
央视的新闻反响很大。
在此之前,国内宣传政策仍然保守,以往在报道灾难时,只重救援而忽略灾情。
央视报道的一线灾情,立刻让全国人民的心揪在一起。
此时,保卫九江的“战役”已达高潮。
8条民船沉于决口之下。
不计其数的碎石煤炭投入水中,围绕着沉船构筑成新的围堰。
清晨。
由京城赶至的增援部队开始在决口两侧搭起钢架,投放碎石。
在3个昼夜的决战中,子弟兵和武警部队共填筑土石方12万立方米,筑坝用钢材80吨,堵口沉船10艘。
经过几个日夜的奋战,九江决口封堵终于成功。
滚滚长江收敛凶焰,九江战役大获全胜。
但这也仅仅是九江的胜利。
洪水来势太激烈了。
江东随着灾情,转战洪水影响最严重的地方,汉口。
因为长江和汉江在这里交互,汉口的堤坝长达几百公里。
在长江水涨后,汉口江水已经悬在城市头上,一旦有什么决口,汉口可能沦为泽国。
前几日。
子弟兵已经疏散了汉口分洪区人口。
而在疏散人口的同时,在汉口周围建立分洪区,往分洪区低地泄洪,以保护汉口。
但哪怕有分洪区作为蓄水区,长江上的大水仍然无法完全被消灭。
荆江大堤前,洪水滔天。
江东赶到的时候,汉口大决堤。
大水涌进城市。
军区紧急接受命令前往一线抗洪。
要堵住汹涌的长江水,重新构筑大堤,按理来说需要重型机械设备进行土木作业。
但当时情况紧急,子弟兵没有相关设备,也难以制定具体计划。
这种情况下,子弟兵只能用人力,出动所有能调动的资源,把大堤堵上。
起初,一些战士用沙袋堵口子。
但湍急的水流冲走了沙袋,甚至有战士一起被洪水卷走,消失在汹涌的洪水里。
半日后。
长江溃口已有50米宽,靠人力搬动的土石已经不可能堵上口子。
这个时候,子弟兵灵机一动,用卡车装满沙袋,直接开到溃口里。
但卡车还是无法彻底堵住洪水,最后征用了长江上的货船,将船在决口处凿沉,才终于把口子堵上。
可几艘轮船虽堵上了决口,洪水却还在流动。
轮船无法严丝合缝地堵住溃口。
而且,在大堤内侧的地面上还有无数“管涌”,这些口子不堵上,城市仍在危险之中。
此时,大堤的水流依然湍急,但子弟兵们早已顾不上自己安危,扛着沙袋就跳到水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洪水。
江东镜头下。
整个临时堤坝都用土石和沙袋垒起来。
在水流的冲刷下随时有可能崩溃。
子弟兵手挽手,互相搀扶着站在洪水中,为搬运沙袋的战友挡住水流。
如此震撼的画面被江东完整拍下来,传回央视,一经播出,所有人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