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刘禅心满意足的回到了皇宫。
看到的就是赵世民满头乌云密布的样子,怨气满满:“哟,我的好爹爹,你终于回来了啊!”
刘禅听了讪笑道:“世民说笑了,朕也是去干正事的。”
然后赶紧给赵世民顺毛:“你可是千古一帝啊,怎么能跟我这种小人物计较呢?我这不是让你感受一下重回大唐,江山在手的感觉吗?”
赵世民傲娇道:“朕不管,反正现在朕还是小孩子,你要是下一次还像今天这样子,朕就就向你爹刘备告状。”
刘禅:你玩不起!
不过,想到心中的那一个目标,刘禅正色道:“世民啊,你说以现在大宋的实力,要多久才能把这块土地给统一?”
“指的是西夏和辽国他们吗?”赵世民停下翻看手中的奏疏。
“现在以大宋的实力把他们打倒统一起来那是绰绰有余,关键是怎么治理这才是一个问题。”
“哈哈哈(?ω?)hiahiahia你问到点上了!且听朕细细道来。”
赵世民想:当时他还是天可汗时,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开明政策,等对待各民族,促成各民族的融洽!
实行了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政策,以婚姻亲情的方式协调强化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现在在大宋,也可以试着使用。
赵世民把他的想法和刘禅说了。
刘禅听了心想:开始的话好是好,但是后来大唐可是被痛击得明明白白。
“和亲这个朕不是很赞同,遣妾一人安社稷 ,不知何处用将军,世民宝宝啊,和亲这可是你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污点之一哦(′-ω-`)而且你当时又不是打不过。”
乱入的大明表示:没错,历朝历代,有哪个可以做到像我大明一样有骨气!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赵世民:“……”
“那,我们何不用\u0027\u0027华夷之辩\u0027\u0027的方法呢?”
“啥?”刘禅念过书,但是这么久了也忘的差不多了。
赵世民侃侃而谈:“华夷之辨提出于春秋时期,孔子作《春秋》曰: \u0027\u0027夷狄入中国, 则中国之, 中国入夷狄, 则夷狄之\u0027\u0027。
以\u0027\u0027文化\u0027\u0027作为核心,区分华、夷的判断基于族群接受哪方的习俗,接受华夏的习俗则为\u0027\u0027华\u0027\u0027,接受夷狄的习俗则为\u0027\u0027夷\u0027\u0027。”
至于“华夷之辨”的具体内容,我们引用一段话来说明:
本为华夏,而肆行夷狄,则夷狄之;
虽出夷狄,而能行礼乐,则褒进之。
虽行礼乐,出自夷狄,不敢贸然同於中国,谨也。
“芜湖~这个听着不错啊!”刘禅感觉自己又get到了一份攻略。
“来来来,世民,动起你的小手手把你刚刚说的攻略,啊,不!应该是方法写下来,刚刚你说的太快了,朕还没有来得及记下来。”
赵世民:“得,您老人家钟爱攻略,把这当成了出师表了啊?怎么不让你相父再写一遍呢?”
“这不是没有时间嘛……”
片刻之后,刘禅吹了吹刚刚赵世民写下的\u0027\u0027攻略\u0027\u0027,满心欢喜的想把他拓印几份给感化司的人,让他们多学习学习,把这个传播到边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