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殿中,刘备一进来就看到一个哭唧唧的刘禅。
“呜呜……相父,阿斗想你了!要是能不长大不做皇帝,只做你们怀里的阿斗该多好啊!因为阿斗真的做不到啊,最后阿斗只守了几十年的基业……”
刘备听了沉默了,其实还是夷陵那把火烧光了季汉的国运。
如果阿斗最后真的不投降,那又能怎么样呢?
左不过又多了一具尸体而已。
高情商:此间乐不思蜀。
低情商:雕栏玉彻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低情商那个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方醒悟,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最后被赐一杯毒酒而亡。
其实,如果后期刘禅没有宠信黄皓,没有投降保全自己,即使只是平庸之辈也不会遭到后世这么多人的指责。
人们指责刘禅,更多不是指责他的平庸,而是指责他主动放弃了父辈为了远大理想而打下的江山基业,指责的是理想主义的火光熄灭在他手中。
可是这种情况下纵使诸葛丞相也无力回天。
有些事,是没办法的事。
阿斗称帝前,多少季汉英雄为他搏命搏血。
赵云七进七出流得全身都是的血。
张飞截江拦船对峙主母所冒的风险。
母亲乱军里豁出命去护着他。
若是糜夫人那时候丢下他,也许糜夫人能活着逃掉?可是她没有。
父亲刘备带着他过完了自己颠沛流离不改志向的人生,然后把他一生的努力都留给了他,还留下厚厚的言传身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最后还有一位相父,一位丞相,一位臣子。
把自己烧干给了他。
是,按照个体来说,阿斗或许有资格选自己的路,他人对他的付出与他无关。
若是一个平常人家的孩子,纵使平庸软弱,也能平平淡淡过一生。
可是他是季汉的后代,对不起那些父辈叔辈那些伟大的理想和誓言,孤注一掷的心血啊!
所以,看着赵云满身的血、张飞严肃的脸、糜夫人丢掉的命、刘备留下的一切、诸葛亮老去的面容,还有我计不成天命也的姜维……
阿斗要选择走自己的路,就先偿还他们这些再说。
不过,刘禅也勉强算是一个好老大。(跟孙权曹丕比)
曹丕:我虽然有本事,但我知道办事得听华歆、打仗得听曹真。
刘禅:我没啥本事,但我知道什么都听相父的就对了。
孙权:我最有本事,张昭陆逊我都不听,还要弄死他们。
诸葛亮心里又何曾不明白阿斗是个什么样的人?
丞相心里是明白的,阿斗只是个普通人,他或许有刘备的仁厚,却没有他的雄心壮志和孤注一掷,他不是为了兴复汉室的理想坐在那个位子上,是为了他的父亲,他的叔伯,是为了恩重如山的爱。
所以到死,丞相都是耐心劝导,只希望刘禅知人善任,不曾有丝毫哀其不争。
丞相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中,又何尝不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呢。
阿斗,相父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眼前,刘备看到刘禅哭了,语气不禁软了起来。
“阿斗,你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