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难于实现多人参与试验。
常规实验的优点:
1、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直观的现象比抽象的现象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成功和快乐。可以感受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运算能力、由现象到本质的归纳能力。
2、实验成本较低,特别是演示实验大多数都可以通过老师自己制作器材就能达到演示的目的。
常规实验的缺点:
1、实验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大、效果不明显,数据收集和处理难度大,用时长,从而给实验的进一步分析、处理带来困难。
2、有的实验实验过程比较繁杂,还可能会失败,影响上课进度及上课效果,班级人数多时教师不能全面指导,学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在通过了这些评论之后才发现夏文常所制作的生命实验体213号里面还缺少了意识状态:
在1935年印度新德里有几位心理学家,他们蒙住了死刑犯的眼睛,告诉他为了尽量减少痛苦,他们会割开罪犯的手腕,让罪犯慢慢流血而死,然后科学家用一片十分轻薄的木片在罪犯的手腕处轻轻划了一下,同时打开了水龙头,让罪犯以为他的手腕已经割破,并且正在滴血。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罪犯的脸色逐渐变得灰白,连呼吸都在慢慢微弱,最后竟然真的死了,另外还有一个类似的事例。
实验体也是死刑犯,把捆紧放进袋子里,拖到铁轨上摆好,火车靠近的声音和震动越来越明显,犯人也由剧烈挣扎到躺平不动,既然知道死亡不可避免,不如减少一些痛苦,于是他在火车距离尚远时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实验不仅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意识的重要性,还引发了一个刑法争议,实验体的这种死亡方式属于自杀还是他杀?
现在让我们回到实验本身,做实验的心理学家认为,人在绝望的时候可能会强行终止自己的生命,而且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这被称为意念自S,实验中的人类并没有受到肉体上的殴打、摧残,也就是说大脑受到的死亡信号是不够的,但是意识下达了肉体死亡的指令并且成功了,这只能说明意识才是生命的主心骨,意识主宰生命。
1978年神经生理学家艾克尔斯提出了一个更为明确的说法,大脑的兴奋不等同于精神和意识,也就是说在大脑和肉体之外,人类还有一种主宰整体的“自觉精神”,艾尔克斯认为,人类其实在胚胎时就已经有非物质的思维和自我领悟能力了,也就是自觉精神,玄幻一点说就是灵魂。人有了灵魂才逐渐有了意识、会思考、有丰富的情感,这种自觉精神通过大脑实现对于人体的控制,这不是随便一个科学家的胡说八道,艾尔克斯可是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
不过他只说这种自觉精神在肉体消失后依然存活,因为任何医疗技术都找不到意识和精神的存在,人类不知道如何诞生它,自然也不知道怎么消除它,至于失去肉体的精神要怎么活着,还能活多久,他也没说,这就需要之后的科学家继续努力了。
2003年日本东京曾经做过一场惊世骇俗的实验计划,名为阿尔法3号,一个由医学家、生物学家、神经心理学家、物理学家和电脑专家共同参与的科研团队,计划对20多名生命垂危的病人进行细致的观测,他们在病人身体内植入电极,在接入电脑,这样电脑就能随时随地接受并解读他们的脑电波,再用一分钟转化为文字,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他们收到过死亡3天后的肝癌患者的消息“我终于结束痛苦,现在我在阳光下分享,很快乐”,重复几次之后再也没有信息传来,还有一个年轻姑娘,她在死后第二天,电脑上的信息显示她到达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里阳光明媚、温暖,我很高兴”。心理学家荣格在自传中写了亲身经历死亡的濒死体验,他觉得自己在飞,看到大片纯净的蓝色和白色光,但后来他看到主治医生拦住他,对他说:地球上有人不许你死去,你还没有权力离开,于是荣格又活过来了。
对此,阿尔法3号实验中有些死而复生的病人也提出过类似反馈,看到光、看到熟悉的人等等,这些无法客观证明的说法,被很多科学家判定为临死前思维混乱产生的幻觉,不过之后也有病人被抢救回来,还知道昏迷时护士把他的假牙放到了抽屉里。
纽约的山姆博士在抢救病人时,会故意在病房的天花板上放一块木板,每次救人时会放上不同的小玩意儿,在山姆博士抢救的100多个病人中,7个死而复生的病人都能准确说出他们的肉体在被抢救时木板上的东西。因此山姆博士坚信人的独立于大脑的意识是真的客观存在的,是可移动的、是会飞的,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既然意识能够独立存在,那么大脑死亡意识不一定会死亡,它们会以一种目前肉眼无法捕捉的形式存在,也许会找到下一个载体,也许会被其他更强的磁场、电磁波等物质吸附,静等科学给我们答案。
在获知了这些信息之后唐翔宇便想了想还是直接去接触了一下这个生命实验体,而在这里也就看到了一种非常神奇的一幕!
他究竟是看到了什么样的一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