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这个年纪,正是需要玩伴的时候,整天跟着姚幼宁跑或者关在院子里可不行。
家属院里孩子多,等熟悉了就能玩到一块去。
部队围墙里很安全,姚幼宁不担心,就怕围墙外的危险。
好在虎子很听她的话,只要是她说的,他都牢牢记在心里。
一大一小牵着手来到军人服务社。
服务社其实就是军营版的供销社,给军人、职工和家属提供日用生活必需品和部分副食品。
三开间的红砖大瓦房,和县供销社的布局相似,沿墙摆放玻璃木柜,分设档口。
从油盐酱醋到大米面粉,从糖果糕点到锅碗瓢盆,从针头线脑到布匹毛线,应有尽有。
最里面甚至还有理发和缝纫档口。
挨着服务社还有两间小房子,是菜站,没成家的战士们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决,来菜站买东西的绝大多数是军属。
姚幼宁先折去菜站买了一斤猪五花和两斤排骨,其实系统背包里有口感更好的藏香猪猪肉,但她需要先在菜站买些回去,才有借口往外拿。
昨天汤嫂子拿来的一篮子蔬菜够他们吃好几天了,姚幼宁就没有再另外买,挑了些做菜要用的葱姜蒜,又找菜站师傅要了块猪皮用来开锅。
在服务社要买的东西可就多了。
他们大包小包的行李带了不少,但对于一个新家而言完全不够,各方面用具都缺。
至于买多了拿不走?不存在的。
小两口早就约好了时间。
祁焱叫姚幼宁放心大胆地买,他会抽空过来当搬运工的。
姚幼宁捏着鼓囊囊的小荷包,直奔米面粮油档口,对售货员道:
“同志你好,我要一斤豆油、半斤盐,二两酱油,二两醋,一斤白砂糖,十斤米,五斤面粉,再来二十个鸡蛋。”
暂时先买这些,过两天祁焱要喊战友来家里吃乔迁宴,等确定了人数,不够再来买。
售货员听完,倒抽了一口冷气,拿笔在单子上唰唰唰地记。
这么大手笔,是谁屋里的败家娘们儿给放出来了?
服务社里的其他售货员和顾客们齐齐扭头,望了过来。
然后又是一阵此起彼伏的唏嘘。
“咱们军区什么时候来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小媳妇?”
“说不定是文工团新来的女兵,你看那细腰长腿,最适合跳舞。”
“昨儿一营的祁营长归队了,不仅养好了伤,还带了新媳妇随军,听说那新媳妇就是个大美人儿。”
“就是她,祁营长的漂亮媳妇,军营里都传遍了。”
“长得美有啥用,大手大脚的,一张口就把自家男人的细粮指标嚯嚯完了,要我儿媳妇敢这样乱来,早被我撵出门去了!”
“……”
这种议论姚幼宁听得太多了,只要不闹到她面前来,她都懒得计较。
这么多人,一人说几句,她要是个个都去争论,不得累死啊。
“同志,你们这有碗筷卖吗?我们刚搬进家属院,家里什么都没有,过两天打算请战友上门吃饭,饭菜碗筷这些总要备齐,总不能让人过来喝西北风不是。”
说这句话时她特意提高了嗓音,算作解释,明事理的自然不会再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