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两年就要高考了,姚幼宁打算弄几套课本。
曾有数据显示,那一年高考报考人数有570万,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只有4.7%。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差一分刷掉万人的说法,同样适用。
前世,姚幼宁也参加过高考,成绩很不错,但这并没有带给她太多自信,一定就能驾驭这个时代的考试。
这时候的政治是必考科目,且时代特色很重,背语录算是最基础的,还要了解时事,学习文风,如果答题风格偏离这个时代,就算知识储备再丰富,卷面成绩也不会理想。
所以说,这两年她还是要多看书、多看报、多刷题,再配合技能教学,争取一举拿下。
就算励志躺平当米虫,她也要当一只有理想有追求的米虫,若是哪天系统离开了,有钱有房,文凭在手,一样能活得很精彩。
市面上课本很少,只有大城市才买得到,在小城镇只能靠借或者去废品站淘。
像姚二哥手上的几本教材,就是在镇上废品站淘的,并不齐全。
姚幼宁运气不错,国营书店里初高中的课本都有,她买了三套。
一套收进系统背包自己用,剩下的寄回白马村给二哥三哥。
课本的事搞定了,姚幼宁又买了些北方的特产,红枣、核桃、杏仁这类东西,准备一并邮寄回去。
这会儿是上午,邮局里寄东西的人不多,邮局门口却围着一堆大爷大叔。
姚幼宁听了一耳朵,好像是在互相淘换邮票。
现在集邮的人还很少,都是爱好使然,还得有优渥的经济条件作为支撑,首都大爷大妈们就是其中佼佼者。
一直要等到开放的春风吹来,猴票、鼠票的陆续发行,全国性的集邮热才会到来。
热到什么程度呢,邮票一发行,集邮爱好者就去邮局疯抢,甚至凌晨三点就在售票点门口排队。
丝毫不逊色于某产品新品发售,以及,粉丝们抢偶像演唱会门票。
邮票这东西,姚幼宁有了解,但不多。
前世出席拍卖会,她的钱都花在了亮晶晶的珠宝上。
但有一张邮票,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就是某次春季拍卖会上,拍出了一千三百多万天价的全国山河一片红。
想到这,姚幼宁也动了集邮的心思。
自己用不着,可以流传给后代子孙嘛。
让他们做梦都感谢太奶给他们留了宝贵财富。
走进邮局的姚幼宁并没有发现,角落里一个大爷将视线落在她身上,犹豫了会又移开了。
大爷头发花白,穿宽松蓝灰长袖,扣子扣到领口,东张西望后,看准一个手提皮包的男人迎了上去。
他将男人拉到路口拐角,从衣服里掏出个东西来。
“这都是我辛辛苦苦攒了好些年才攒到的,要不是小孙女住院急用钱,我都舍不得拿出来。”
男人翻看集邮册,嫌弃地摇摇头,“叔,你这上面的,像这个石油工业和自由日的我都有……”
听到对方也是集邮爱好者,大爷一张脸笑成了风干的橘子皮,“后面还有呢,你再看看。”
“诶?这个是黑题词吧,这个我倒是没收集到。”
男人眼睛一亮,来了兴趣。
“这样,我拿其他的邮票跟你换,行不?”
换?
他现在缺的是钱,不是邮票。
大爷脸色有点不好看了,但想到家里的情况,他还是好声好气道:“不换,你要看得起,单张也不是不能出,你给这个数。”
大爷冲他比了个手势。
他本来是打算整本出售的,这样卖价高,但孙女的病不等人,单张就单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