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今晚你有空没有?我这边有个饭局,都是体制内的人,你若没别的安排,就一起聚聚吧。”
周五中午,孟汉文打来电话,邀请李海晚上小聚下。
李海想了想,今晚应该不用加班,便愉快答道:“感谢主任的关心,坚决落实您的指示!”
怕李海会有点不爽,这么晚才跟他讲小聚的事,孟汉文又补充了一句:“今晚小聚的人,都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为人都挺不错的,你过来认识下,拓展下人脉资源,对你也有好处。”
李海爽朗笑道:“明白,谢谢主任关照和点拨!”
正常情况下,约请人吃饭,都会提前一两天。
如孟汉文这般临时邀请李海参加小聚的,确实会让人觉得他不够诚心,有拉壮丁凑数之嫌。
当然,关系极好的朋友除外,铁哥们相互之间也不会讲究这么多。
不过,孟汉文有句话说得在理,李海确实需要拓展下人脉资源。
他整日里忙于工作,跟省纪委机关的同事都很少聚,更遑论跟外单位的人了。
这其实并非好事,不多结识些新朋友,无论办公事还是办私事,皆有诸多不便。
即使只是打听了解个情况,也得找个熟人询问才更便捷。
华夏毕竟是人情社会,有关系好办事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早已根深蒂固。
作为体制中人,若在外面没几个有点能耐的朋友,那会显得很没本事。
真要有求于人时,才会发现自己认识的人太少、社会关系有限,想要办成点什么事,确是无比困难。
基于这样的考虑,李海才会爽快答应晚上参加孟汉文的饭局。
另外,孟汉文是副厅级领导,他叫李海一起吃饭,是给李海面子。
若李海这个小科级干部自视甚高,直接拒绝了孟汉文的好意,那就显得李海太不会做人了,是会受人诟病的。
这个时候,党政机关还没进行车改,孟汉文作为副厅级领导,配备有专车。
他发短信叫李海下班后,坐他的车一起过去。
不开车,喝酒才能尽兴。
晚上小聚地点在凤翔山庄,距离省委大院八公里左右。
看起来不太远,但因沙州市的交通状况不理想,时不时塞下车,到了凤翔山庄已将近七点钟。
这地方环境挺幽静,餐厅掩映在葱笼绿树间,雅致又挺有档次。
客人俱已到齐,进入包间后,孟汉文挨个为李海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