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李海突然接到老家江源县长李年好的电话。
李年好说自己来到了省城,约请李海晚上小聚,吃饭的地方已经安排好了。
李海爽快地答应了。
一县之长,亲自来省城公干,多数时候是为了两件要事。
要么为自己职务升迁之事活动,要么为县里项目经费之事跑动。
但李海想着,李年好调任县长才半年多,为升职之事找人运作的可能性不太大,极有可能是为经费之事跑省直单位。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省里下拨的财政经费,如果不跑不要,坐等拨付,那最后的结局必定是撒胡椒面的收成,聊胜于无。
江源县是贫困县,李年好深知要致富离不开先修路,已带着县里职能部门的同志做好了新年度的修路规划,但经费来源无疑是最为棘手的难题。
县财政经费有限,仅靠县里的力量,修路规划是不可能落地的,只能厚着脸皮向市里伸手,跑省里要钱。
李年好是个务实的领导,为了达成目的,不惜拉下脸面,亲自带队来省交通厅要钱。
令他倍感憋屈的是,别看他也算是一方诸侯了,在县里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领导,但省交通厅的科级干部都能成为拦路虎,批评他们的修路规划是异想天开。
后在李年好的软磨硬泡之下,终于见到了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处的处长林晓峰。
在听完他的汇报后,由于申请省交通厅支持的财政经费高达8000多万元,林晓峰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话还说得极为难听。
就这样无功而返,李年好回去后如何向县里的干部群众们交代?
为凸显县委县政府对此事的高度重视,他这个县长亲自出马,就是为了说服省交通厅的领导给予支持,要是空手而归,他不仅脸上无光,还会被人县里四套班子的领导们看扁啊。
李年好已是背水一战,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无论如何都得为县里争取回去部分经费支持。
他只好四处找人说情,最后通过他的党校同学,现任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三处处长的谢文明,出面约请了林晓峰周六晚上一起吃个饭。
在林晓峰答应赴宴后,李年好又想起了在省纪委工作的李海。
前段时间,他听说李海提任了副处长。
李海转业不到半年,就能提任副处长,想必在省纪委蛮吃得开。
至于李海的能量大小,李年好心里其实没底。
他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想法,凡是能够借助的力量都不准备放过。
为了体现对李海的尊重,李年好并未隐瞒真实想法,而是原原本本告诉了李海,想要借助李海的影响力做通林晓峰的工作。
家长父母官有所求,还是为老百姓造福的好事,李海帮着出一把力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