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李海也听到过传言,说是省委组织部部长曹清华,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他的不满。
李海听说完,只是一笑置之,并未太当回事。
以他的行政级别,跟曹清华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止,曹清华怎么可能特意关注他呢?
即使曹清华和李名显有明争暗斗,也牵涉不到他这个小萝卜头啊。
但把他派去县里任职的消息,又是常治中亲口所说,必定是千真万确之事了。
在李海厚颜询问之下,常治中最后把实情告诉了他。
自从李海入职以来,省纪委相继查办了陈其文等一系列腐败案件。
曹清华自有他的渠道,掌握这其中的内幕信息,却发现在这些案件中,李海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其文被查落马,更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弄得他这个组织部长很是灰头土脸,也让他在跟李名显争任省委副书记的竞争中棋差一着,满盘皆输。
曹清华在获知内幕后,自然把李海视为了眼中钉。
再加上,李海主导查办的众多省管干部中,有多名还是他力荐提拔使用的。
要是不把李海弄出省纪委,还不知李海会查办多少个他看好的省管干部。
所以,他不得不亲自出手,打着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旗号,千方百计把李海赶到到基层去。
最好是让李海在失去了李名显的直接庇护后,在基层的复杂斗争中折戟官场,还未成长起来便夭折。
曹清华的用心确实险恶,李名显也识破了其背后所谋,但省委组织部作为主管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职能部门,曹清华出于培养后备干部的考虑,提出越是年轻优秀的干部,越应该放到基层历练摔打。
这个理由堂而皇之,让李名显无法直接否决,只能先答应下来。
特调组现在确实是一把锋利尖刀,李海更是其得力干将,李名显真心舍不得把李海放到基层去。
但从长远来考虑,所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把李海放到基层经受锤炼,对李海走稳今后的仕途之路,显然极有好处。
李名显经过再三考虑,接受了曹清华的提议,同意了春节过后就把李海派到基层去任职。
当然,他不可能完全如曹清华所愿,直接把李海调往县区任纪委书记,自断有力臂膀。
而是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准备把李海安排到县里挂职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为期一年,这样挂职期满后,还可名正言顺把李海弄回来。
对于李名显的这手以退为进,曹清华虽不满意,却也提不出理直气壮的反对理由,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个结果。
不久后,便有好事者就此传言,说李海下基层挂职,不过是省领导斗争的牺牲品,一年后还能不能回来都两说。
如果仅仅是挂职,那确实可进可退,李海也希望能去基层挂任纪委书记,见识下基层官场斗争的刀光剑影,积累了做主官的宝贵经验。
因此,对于好事者的传言,李海不屑反驳,更相信自己不会令李名显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