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般心理咨询的时间是四、五十分钟。
因为接下来还得和孩子谈老师就制止孩他妈没完没了的话茬把男孩子叫进来。
男孩子刚一-进屋就特别随意地坐下来点也不认生他们老师还奇怪,这孩子怎么不像刚刚来的时候那么抵触了,然后诡异的事就发生”了。
男孩子以一种特别女性化的体态坐在椅子上,开口就说:“刚才说到哪了?“
老师就纳闷,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
男孩子也不等老师问话,就直接说开了,动作、表情,甚至声音都特别女性化,跟刚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老师就有点懵。
倒也不是没见过健谈的来访者,只是这种配合度反差太大。
不过刚听了一会,老师就觉得后脖颈子嗖嗖冒凉气,一为什么呢,因为男孩子的作态和他妈简直--模一样,而且最玄的就是他自己开始的话题和他妈妈被打断的话题不谋而合,简直就像一个人出去上了趟厕所又坐回来接着聊。
老师并没有打断男孩子,而是配合他继续聊下去如果他打算“扮演”这个角色,那么最好不要强行喝止这样会造成强烈的反应。
结果老师越聊越心惊,她发现这个男孩子简直一-点破绽都没有,体态什么就不说了,单从知识结构和记忆内容看,完全就不可能是一个十八岁的高中生能说出来的。
老师想引导他聊一些女性方面的话题让他自己露出破绽,可是他也完全轻车熟路甚至一些夫妻之间的事他也能说出来。
般这种情况,某人突然“扮演”某人的角色,或者声称自己是别人,从医学角度称之为“癔症”患者的这种“扮演”行为不会被外力所强行终止你打他骂他都没用他还越来越起劲。
这个时候就要用到老师对男孩子用的那种方法温和地聊天,然后诱导患者不可能知道的话题,从而让他扮演不下去。
开始说到自己不知道的他会回避说着说着他说不下去了就自然从发病状态退出来了。
但是这一招在这个男孩子这失效了。
在他们老师绞尽脑汁引导他的时候,男孩子突然做出了件惊人的事,可把老师给吓了一跳。
男孩子抬头看了-眼咨询室里的表说:“x老师今天时间快到了吧?“
老师回答“还有5分钟不必着急时间是咱们自由控制的,人都来了。”
男孩子突然站起来对着空气堆着笑脸说:”快了,快了。”
然后直楞楞地绕到椅子后面砰地一下坐在地上,眼睛瞪地老大汗珠突然就从头顶流下来了其实屋里一点也不热。
就这么直挺挺地坐了好一会。
老师自己说那几十秒,他就跟等枪毙似的,又想叫又不敢叫。
胆子再大的人遇上这么个主儿也是会害怕的。
大概打坐了不到一分钟时间,男孩子自己从角色中脱离出来了,开始有点茫然但是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老师看他神色有变化就壮着胆子叫他名字几下,男孩子都机械地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