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继续群情激奋,对于宰相丁瑜洲提出的这个建议,继续各抒己见,但是好像对于他们的意见,皇帝和皇后丝毫没有任何顾及。
他们连听都没有听,而是将全部的关注点都放到了意见提出者丁瑜洲的身上,只与丁瑜洲交谈,似乎其他大臣都是陪衬,甚至都只是空气而已。
武媚娘扫视一圈,见大臣们只是热烈讨论,却没有一个上前来直接反对这件事,或者赞同这件事,心中不由得鄙视起来那些只敢私下里偷偷说话,却不敢当面站出来承认的大臣。
武媚娘的脸上露出一抹不屑的神色,头上那一朵红色黄蕊的牡丹花,在烛光的照耀下闪出靓丽的富贵之光,显示着她乾纲独断的气魄出来。
武媚娘冷笑一声,不再去关注大臣们无谓的争执,而是继续将焦点沉浸在对于刚才丁瑜洲提议的分析上。
“瑜洲爱卿,依你之见,如果真的前往封禅大典,对于大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丁瑜洲听出武媚娘的心意未决,便斩钉截铁地说道:“那肯定是利大于弊,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绝不是祸害国家的坏事!其中益处想来娘娘心里是明白的!”
丁瑜洲没有将此话道尽,却给武媚娘以很大的信心,让她终于下定决心。
“好,那就依瑜洲爱卿所言,从年后就开始着手封禅大典事宜,路线安排、沿途行宫修建、车马衣物等一应物品着内侍省会同户部详细安排,大小事宜报瑜洲爱卿定夺就是!他做事心思细腻周到,本宫放心!”
武媚娘端坐在宝座上,居高临下,先是咳嗽了几声,随后才对着底下众位大臣下达最后的决定。
她说完这些话,觉得有些不妥,又忙看向高大愣,假模假样地询问道:“陛下,如此安排,您看如何,可还妥当吗?”
高大愣刚才一直在吃面前一道猪肉馅的饺子,觉得味道独特芳香四溢,根本没有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完全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他突然被武媚娘这么象征性的一问,只是本能地点点头,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运用丁瑜洲交给他的万能公式说道:“嗯嗯,皇后说得对啊!”
这句话是丁瑜洲亲自教高大愣的,如此一来很多事就成了皇后的“一言堂”,皇后纯粹就是摆设了。
武媚娘眼中满是春风,虽然外面还是寒冬,此时武媚娘的心中却是如沐春风,要不是碍于众臣在前,她恐怕早就要兴奋喜悦地欢呼雀跃起来了。
武媚娘见时机成熟,一摆手,高声喊道:“众臣肃静,大家不要再议论了,本宫和陛下商量已定,着礼部好好拟定新的年号,尽快颁发全国更改年号,以便祈祷大唐国泰民安,另外,着手准备陛下和本宫前往泰山封禅相关事宜,切不可拖延。”
武媚娘下达完这些命令之后,见有大臣似乎要站出来反对,忙一抬手示意他们都坐下,继续说道:“此事,本宫和陛下的心意已定,汝等不必再来劝谏!就这么办!”
众臣无奈,见帝后意志坚定,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便不再没头没脑地强硬进谏,只得作罢。
......
第二日,大年初一,新的年号就被昭告天下,自今日起,大唐进入乾封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