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人的丁瑜洲非常清楚,也明白地知道以人民为发展中心的理念是有着这么重要的意义,深知统治者脱离群众和得到群众拥护是两种不同的区别。
丁瑜洲也尽量有意或无意地向武媚娘传达这种为民情怀,让她要多关注百姓的生活,制定政策,下定命令前都要想想这样对于百姓有没有好处。
他还时常告诉她:“只有获得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作为皇后的地位才能牢固,才能持久。”
武媚娘虽然半信半疑,但是仍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份民本思想。
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武媚娘与丁瑜洲之间关系越来越亲密,已经渐渐地从原来那个大唐热恋的状态进入到了你侬我侬的夫妻关系。
彼此各自的熟悉,让彼此不再粘连对方,以致于让丁瑜洲渐渐地有了更多的机会和精力去为大唐百姓做一些实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大事。
他很多时候在闲暇时光里坐在自己设计的躺椅上,面对着云卷云舒的天空,思考着大唐百姓的生活,也常常思索自己来大唐之后到底在追求什么,在思考什么,在做什么。
他深知,有很多很多事需要他去做,有很多很多的人物关系需要他去处理。
虽然他努力地让自己减少与这些人之间的纠葛,因为他不善于处理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他只想着能够让自己内心的淡定和从容,能够让周围的人温柔而有力量,这就足够了。
在来大唐后,丁瑜洲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社会公众人物,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大唐百官之首,成为一品的宰相。
终究造化弄人。
他为自己能够体现真实的大唐生活,真实地感受大唐的风土人情,亲身经历大唐辉煌的历史时刻,感到由衷的兴奋和喜悦,只是没有想到的,回过头去思考已经发生的事情,原来、竟然是他丁瑜洲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暗中操盘手。
如今所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出乎了丁瑜洲的意料,也让丁瑜洲觉得这偶然中存在着必然,必然之中存在着偶然。
他庆幸所有的一切并没有发生任何区别于历史规律、历史记载的偏差,一切看似荒诞无际,一切看似不真实,却又是那样巧妙地与历史记载完全吻合。
原本丁瑜洲顾虑太重,他以自己作为学者的身份来限制住了自己的脚步和思维。
自从在终南山他彻底反省悔悟,彻底意识到自己应该顺应内心最真实的追求后,他果断放弃了曾经的坚守,挽回了与武媚娘之间本来就早已缘分既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