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参与武媚娘的此次大计,但是他却很明白武媚娘的目的,因为他有“金手指”,带着史书记忆而来的。
丁瑜洲从中看出了武媚娘的别有用心,也看出了武媚娘早已下定的决心,心中默默想着:看武媚娘这样子,今日的目的是已经下达了最后的决心,就是要将太子彻底打垮了。
在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下,很多大臣对于太子的所作所为表示出了很大的失望之情,同时对于太子的平时表现也抱有极大的怀疑和猜测,发生这么一件事,已然对太子产生了很坏的印象,而往往就是这样的印象最容易让人对事或物产生错误认知。
武媚娘很会把握他人的心理,她是一个很厉害的心理学家,她察言观色的水平极高,一个微笑细节就能看出群臣的心思。
他把握住了群臣现在的心理,也很会把握事态的发展变化。
武媚娘保持着明亮如灿的眼光,目视着前方,没有看底下的任何一个大臣,嘴角紧紧抿着,带着坚毅的表情,无形之中透露出一种杀伐果断的霸气,朱唇轻启:“太子李贤的所作所为当真让本宫很是失望至极,明崇俨生前处处针对太子,有他的不对,但是李贤不应该将他残忍杀害,大可将这件事告诉本宫和陛下。他作为堂堂太子殿下,心胸狭隘到不能容忍一个大臣,不能倾听逆耳忠言,难以担当大任啊。大唐律法规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不能够做出有违天意伤天害理之事。太子不光杀害明崇俨这一件事有违天理纲常,他还有更加不堪启齿的事情呢,着实让本宫为之寒心。”
说完,武媚娘痛哭流涕,不断地用锦帕擦拭脸上的泪水。
众位大臣听到天后如此说,震惊之余还带着诧异,虽然不知道太子还犯有什么罪行,但是从天后的语气和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件事要比暗害明崇俨还要恶劣。
出于好奇,许多大臣私底下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太子殿下,真是糊涂啊,私底下竟然做这些错事,当真不该啊?”
“太子殿下难道还犯有其他大罪吗?那这件事得达到什么程度,让天后如此痛心疾首,为何天后如此犹豫不决,不肯说出来,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
“平日里你与太子交往密切,恐怕你要大祸临头了啊。”
很多大臣各怀各的心思,这些大臣都是高官的高官,不光他们自己,身后还有很多联系密切的官员,一旦倒台一个,势必要倒台一大片。
听天后这么说,又见天后这般行为,平日里和太子交好的大臣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表示忧虑,他们紧张地双腿发抖,心情压抑,心里头暗暗求天求地保佑自己。
武媚娘隐隐约约间听到了底下群臣的议论,对此她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继续哭哭啼啼,表示伤心和失望。
她越是这样,越能体现出对于太子行为的愤恨和声讨,就越让大臣们对太子失望一分,就越多了拉太子下马的可能。
梨花带雨的武媚娘一边哭着,一边手指着大殿外面,气愤地说道:“快把那东西拿上来,让众卿家都看一看,看看太子李贤究竟做了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