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那些中毒的民众送到西山佛寺,想来方丈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既能打击道家声望,又能提高佛教在民众中的好感。
那些道士就由李文经管了,到时候双剑合璧,直捣道家。
翌日,青山院沐浴在阳光中,院墙上蔷薇摇荡,白色交领长袍的学子相携而来。
昨晚的那个男孩杨大将,年纪较小,为了躲避风头,暂时让他在家待着,等事情风声小了,北方私塾搬过来了,再行入学。
今早李文早早的来了,正好赶上早读课,日常的书本考验,不过今早有很多学子都在切切私语,讨论什么棋局。
李文这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生,本来就没有在青山院待多少时间,所以并不知情。
作揖向周围的人讨问,这才明白有人摆了个棋局在青山的明镜台:千古棋局,流于后人。
这无疑是对青山院的挑衅,因为摆局者年纪不大,所以师长们并没有出手,这几天都是无数的学子上前,企图破了这局。
课后李文相邀史问策一同前去,明镜台乃是青山院最高的台子,平日里有先生登上高台讲课,也有名人来此与学院交流。
阶梯很宽,有几个学子相互谦让一番后,抬脚一起相携而去,李文和史问策也相互礼貌的谦让,在一起抬脚登上高台。
台上随处可见白衣青纱罩衣的学子,有的轻声指点,有的沉默不语,皆望着明镜台中心的那两个人。
没想到是个道士!不过倒是奇怪,这个道士自我介绍说自己乃是凌霄道长的徒弟—慧生。
就是不知这个凌霄道长又是哪一方高人?
千古棋局也不是你想要破就破的,你要和这道人对弈三局,三局两胜,才有资格破局。
那个道人棋艺高超,如果能和他对弈三局并赢得他也不容易。
“李文,我先去讨教讨教。”
史问策走上去,向道士作揖,然后跪地而作。
两人都走稳的棋路,双方呼吸平畅,不慌不忙,就要看看到底谁的棋艺深厚了。
棋子落盘轻响,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
最终史问策止步于那盘千古棋局,走了半天结果却是自断生路,无路可走,这局棋有些奇诡。
李文也想去试一下,刚踏出脚步,没想到被人打断。
“道长,学生也来试一试。”
是武德和钱瑜二人,李文看到武德还挑衅的看着自己,想来应该是看见自己要去下棋,特意抢先出声。
李文也不在意,又不缺这点气量,想来是这几日李文风头正盛,盖过了他们二人,所以特意这样。你要去你先去就是,李文收回踏出的脚步。
这里离鸣钟阁很近,钟声清响,仿佛就回荡在耳边。
“问策,你可否还要观棋?”
史问策看了看棋局,沉吟一下出声,“走吧!”
日常上课,不过和棋局较劲的人也不少。
夕阳落霞,山门口郡守府的人在等着。
李文想着郑淑娴一会儿看不到自己会着急,便留下两个人,让他们护送郑淑娴回南院。
来到正堂,已经有几个人在那坐着了,邱家城做起左下拍椅子,邱家城招呼李文坐在其身边。
李文见了礼后,细细打量对面的几人,有一个就是在青山院大摆棋局,响彻青山的道士,不过他此刻恭敬的站在一个老道身边,应该就是其师傅。
那些人都是道士,举李文观察,郡守与道士并不对付,此刻又是什么意思呢?
见人都到齐了,下人们上了茶,几人相互介绍,气氛融洽。
凌霄道长?李文并没有听过这个名字,经凌霄道长自己介绍,原来他是当今长清仙师的师兄,两人是同门师兄弟。
只是一人名盛天下,一人无人可识。
能被郡守请进门,想来应该是有什么话要说。
“老道今日来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来,近日城中可否人口有走失。”
“的确有城民报案,不过诺大个盛荣城,天天都有人不见,这是常事。”
郡守表示这并不稀奇。
“如果是正常的人口失踪,今日老道就不会来了。”道士捻了捻胡须,一脸忧心。
“郡守不知可否掺加去年年假时的官宴。”老道出声询问。
“本官去了,怎么道长也在那里?”
“老道有幸得邀请。”老道继续说,“人口失踪不止在盛荣城,在各大个城池都有人口失踪案,案子都有共同特点,都是年轻的男女,甚至有幼童,在各大地方有些人在山里,挖出密密麻麻的骸骨,经确认就是那些失踪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