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黎大人么?快快请进,我家老爷知道你今天要过来,特地推了应酬等在家里呢。”门口的小厮很是殷勤的将他领了进去。
那小厮把黎崇文领到段家客厅,又招呼人为他泡好了茶。“黎大人稍等片刻,我家老爷马上出来。”
黎崇文微微颔首,端坐在椅子上。他四下打量着段家的客厅,却是越看越心惊。翰林院编修本就是个清水衙门,凭那点俸禄如何买得起屋里这些贵重摆件。
没让黎崇文等太久,段编修就从外走来,“黎兄,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黎崇文起身回礼,“是我打扰段兄了。”
“哪儿的话,自黎兄拜访的帖子送来,我便等着你来我家。”
段编修很是热情的招呼黎崇文坐下。
“听说这次黎兄除了回京述职,还送了两位公子进贡院读书?”
“犬子们年岁也不小了,便想着让他们来试试,积累些经验罢。”
“黎兄谦虚了,两位公子都是少年英才,本次科举定会金榜题名。届时黎家可是大大的光宗耀祖了,想我们大齐鲜有人家能一门中三进士的。”
“段兄言之过早,小儿此次下场实为锻炼罢了。”两人一阵客套后。段编修整了整袖子,问道:“黎兄,可晓得此次述职回京所谓何事?”
“我正感纳闷呢?望段兄给我解惑。”眼下还没到三年调任时间,突然被召回京。他想了一路也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段编修突然向他拱手道喜,“黎兄,我要再此先恭喜你!”
“何喜之有?”
“黎兄怕还不晓得吧。你即将被调任为吉林路知州。”
“吉林路知州?”这是要给他升迁吗?突然被召回京,又突然要升他的职,为什么他就是感到不踏实呢。
“黎兄,是陈王殿下看了黎兄这几年在北边的政绩颇为出色,便向陛下谏言,要提拔提拔你。”
“陈王殿下?”他虽说常驻北边,可如今朝堂的局势多少还是知道点的。
“黎兄,你这十来年的努力总算有人赏识了。今后有了陈王殿下的加持,你以后的官途定能一路畅通。”他俩都是寒门子弟出身。初入官场被人压制的死死。纵使怎么努力,升官总没他们的份。
黎崇文听到这里,心里就有了数,想来段编修已站好了队。如今成了陈王殿下的人。而他今天就是陈王殿下的说客,为的就是来拉拢他。或许连两个儿子都已经惦记上了也未可知。
可是他根本不想卷入这些党派之争,只想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做点实事。
段编修看他脸上无一丝喜色,便试探道:“黎兄就像那千里马,而陈王殿下便是黎兄的伯乐。”
“我何德何能,怕是担不起殿下的赏识。”
段编修一听,脸顿时沉了下来。“黎兄这是何意?不愿卖殿下的这个人情吗?”他一个寒门子弟,能被陈王殿下相中也是因为他和恒王殿下有那点子交情便于套消息。如若不然,殿下才想不起他这样的一号人物。如今到没想到这黎崇文竟然这般不识抬举,要拒绝殿下的好意。
“我当初做官便是想为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至于其他的我从来不会想。哪怕让我做一辈子的穷县县令我也甘之如饴。”
他既然不肯入陈王门下,那便是恒王的人。随讽刺道:“黎兄果然品性高洁,佛陀再世呐。”
“段兄,我还有其他事要忙,就此告辞。”道不同不相为谋,多说无益。
段编修没了刚刚的客气,冷冰冰的喊道:“送客。”
黎崇文自段府出来后,心里便有了盘算。
不日,便被召进礼部。
礼部几位考核官大多是陈王殿下的人,昨日黎崇文拒绝了陈王殿下抛出来的橄榄枝。那今日升迁之事便与他无关了。黎崇文被礼部几位考核官敷衍了几句就结束了他此次述职。
黎崇文从礼部出来,想说已经来到京城了,索性就去户部问问关于商业圈拨款的事。哪知他到户部,话还没说完,户部的官员便驳回了他的要求。说道:“如今国库空虚,连陛下的行宫都不敢修缮,哪里有钱拨给你胡搞。”
虽说在意料之中,可到底把他气着了。明明是正正经经的申请建设款项,却被他们说成胡搞。说到底还是他没答应入陈王门下的缘故。黎崇文连续碰了两个钉子,便没了继续待下去的心思,隔日就打道回府。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