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网游小说 > 随身空间:官家娘子种田 >第一百四十九章 陛下谈话

第一百四十九章 陛下谈话(1/2)

 推荐阅读:迟帅家的小鲛人在星际出圈了我家神后又掉线了盛世宠婚宋闺流放千里,我靠神农系统发家致富我在东京养女神公主今天登基了吗六零有姻缘穿书后我的作妖日常被休后,我靠美食致富吊打前夫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卫珩搀扶着老太君被一大群人拥着回到老太君的缘寿堂。

老太君有四年不曾见爱孙,自是舍不得放手。

“祖母,孙儿扶您坐下。”老人家其实身子骨不爽利,走了大半段路已是气喘吁吁。只舍不得放开爱孙的手,随固执的不肯就此坐下。

“祖母不累,站着就好。孙儿,让祖母好好瞧瞧。”老太君慈爱地携着孙子,上上下下地瞧。

卫珩回头,示意老太君的贴身嬷嬷搬张椅子过来。那钱嬷嬷心领神会,马上转出房间去搬椅子。

不多时,只见卫芙吃力地搬着一张椅子进来了。钱嬷嬷空手跟在后边。

“你这是做什么?”老太君不悦地问。

“老祖宗,孙女不是瞧您和大哥多年不见舍不得分开么。特特搬来一张椅子放您的榻旁边,好让您和大哥能坐下歇息。”卫芙端得是嘴甜。

“芙儿说的对。钱嬷嬷还不快帮姑娘搬椅子过来。”老太君喊着卫芙身后的钱嬷嬷。“孙儿赶了这么久的路也该累了。”老太君笑眯眯地侧了侧身子,让他们把椅子搬过来。

待一圈人都坐下,各回各位。

卫芙娇娇怯怯地走到老太君面前,端正地行了个礼,道:“老祖宗,大哥,方才是妹妹心急,说了怠慢大哥的话,万望老祖宗和大哥原谅。”

“罢了,罢了,想来你也不是有意的。”刚刚这般殷勤的搬了椅子来,老太君便原谅了她。

“自家人无需见外。”卫珩淡淡地说道。不做其他回应。

“好了,你大哥都不在意你的怠慢,你便下去罢。”老太君挥挥手是以卫芙下去。

随央着卫珩道:“来,孙儿,快见过你小娘。”周氏小门小户之女,嫁与国公爷为继室。在卫家已有十二年,因周氏与国公爷差了不少年岁,又因性子柔弱,膝下只生了一名嫡女卫蓉便再无所出。是以管不住丈夫的后院,好在得老太君眼缘,老人家便把卫家掌家的权利重新接了过来。如此倒也相安无事,没闹出什么大问题。

卫珩是嫡长子,又与周氏差不了几岁,是以称呼其为小娘。

“小娘。”卫珩起身来到周氏母女俩前面。

周氏拥着十一岁的卫蓉,往后缩了缩,有些怕卫珩。轻轻回道:“嗳,大郎回来就好。”说着赶紧拉过卫蓉,“快,蓉儿,快叫大哥。”

卫蓉倒不像她娘那般怯懦,大大方方地向卫珩行了个礼,喊了一声,“大哥。”

“蓉妹快长成小姑娘了。”

“谢谢大哥!”

在卫家嫡出的就卫珩和卫蓉,因卫兰和卫晗已出嫁。

胡氏带着卫芙给卫珩规规矩矩行了礼,问了好。

“老祖宗可是日盼夜盼呢,总算把大郎盼回来了。”胡氏说道。

“可不是,自大哥写信告知要回来,老祖宗一下子就精神抖擞,啥病都没了。”

不知道为什么,听着胡氏母女俩说话,就觉得膈应。

卫珩不喜,随淡淡地寒暄了几句,便回到老太君身边坐下。

“今儿晚餐咱们要好好热闹热闹。待国公爷和鸿儿归家,咱们就开席为大郎接风洗尘。”胡氏提议道。

卫鸿是国公爷从二房过继的孩子。与卫珩同年,是以排二郎。养在胡氏膝下。

“钱嬷嬷,赶紧派人去把国公爷和二郎叫来。”

“是,老太君。我这就去。”

——

李承佑和陈王日日派人守着太尉府,搞得太尉府的人进进出出都跟做贼似的。太尉府的下人纷纷朝老爷吐槽,道:家门口竖着两尊门神,他们都有种被牢头看管着的错觉。

这不,太尉也拿他俩没办法,只得向他的上司——皇帝陛下打小报告。谁知皇帝陛下很不地道,抛出两个不是选择的选择题。高太尉自然不肯接,皇帝陛下索性也破罐子破摔,不管了,你家的麻烦事,你自己解决。若被高太尉缠烦了,直接抛出楚王殿下。意思很明显,要么自己解决,要么就把你女儿嫁给我儿子做小的。

俗话说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高太尉索性以身子不适需要去外地静养为由向陛下请了长假。

高太尉也是个聪明的,递上请假奏折也不等皇帝答应,便理了理包袱屁颠屁颠地跟着女儿跑了。待皇帝陛下反应过来,他已跑得不知所踪。

皇帝一下子像少了一只右手,怎能习惯。要知道平日里他最是信任高太尉,但凡有什么纠结的事都要找高太尉来商量商量。如今倒好,就为了这点小事,爱卿竟撒手跑了。且归期不定。让皇帝想找人去捉回来都不晓得要去哪里找。

第一个月,陛下骂道:朕要罢了他太尉的职,他以为朝廷是他家厨房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朕就不信了,没他高远在,朕就干不了事。任凭陛下在御书房走走骂骂数十回也没动真格。

第二个月,太尉还是不肯回来上朝。陛下越发烦躁,大半夜传令,将翰林院当值的人喊到御书房,大吼道:去起草罢免高太尉的草书,越快越好,明日一早朕要看到罢免书放在这里。陛下食指使劲地敲着书案角。

那翰林院当值的官战战兢兢退了出去,拔腿狂奔,马上差人去请楚王殿下进宫主持大局。罢免太尉啊,虽说是起草文书,可也是大事。他一个小小的官怎能不知会上司就给陛下办了呢。

那一夜翰林院几乎全员到齐,忙碌了整个通宵,好不容易在天亮之前将罢免草书写出来。楚王让那位当值的翰林编修递上去。

因为陛下让翰林院起草罢免太尉的文书,身为翰林院第二把交椅的陈王殿下哪能不知道,为此紧急召来门下幕僚,开了三天三夜会。忙得人仰马翻想对策。

结果那份通宵熬出来的草书就这么静静地躺在陛下书案上,躺了整整一个月,终不见陛下拿玉玺敲下去。这事又这么不了了之了。

最悲催的莫过于陈王殿下,他一整个月来为这事忙得脚不沾地,废寝忘食。动用了所有关系,累病了门下好几个幕僚,结果空忙一场,还有比这个更呕的事么。不知道陈王是被累着了,还是被气病了,也紧跟着请了一星期病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