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修离又了解了一下关于修真者分级,这一位面通用的方法简单粗暴,只是将境界以数字表示,最低一境,最高为六境。
同时还有一首修行者都熟记于心的歌诀:
一境真气生,气处丹田中;
二境周游成,五经八脉任气行;
三境气源出心经,剧动猛行气息平。
四境元婴丹田守,元婴不死枯骨生。
五境道起摸仙门,仙门杳杳看不清。
六境归墟仙与人,一劫难度便成空。
这六句话将整个修行境界做了简单的概括:
第一境是入门,刚修行之人产生真气。便算是真正进入修行界。所以也称为气生。
莫修离在大醮上看到的那些主持弟子便是气生境的。
第二境又称为周游境:人体有五经八脉,暗合五行八卦,气生之后若能打通全身经脉,境界便会又上一层,这时候真气便可以周游全身,顾称之为周游境。
周游之后第三境称之为气源,人体一旦有了气源,真气的恢复速度会大大加快。这样一来在与敌对战之中便多了一份保证。
所以歌诀中才说剧动猛行气息平,意思就算再剧烈的运动,气息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而气源又是在心经中产生,所谓心气心气便是指气源。所以才说气源出心经。
当然,同在气源境,那就只能比拼所修道法的高低。
到了第四境,人一旦有了元婴,肉体的恢复速度便会相当变态。
只要元婴不死,就算只剩枯骨,也能再生。
虽然有点夸张,但足以见得元婴境肉体的恢复能力之强。
第五境叫做叫道起,到这一境就隐隐可以看到大道的痕迹,而修行者能飞升也不过是参透大道。
所以世俗中飞升又叫得道,这时候能摸到仙门,但却是朦朦胧胧,并不是很真切。
而到了第六镜,仙门便真真切切的显化在眼前,这时候,一旦渡劫成功便会飞升。当然对这个世界来讲,飞升之后便化为虚无。
渡劫不成那只有一条路,便是归墟,身死道消。
所以第六镜这个归墟实际上是两层意思:归虚和归墟。
这是对于修为高低的划分。
现在莫修离知道柳断情和那些元老会的成员修为都在六境归墟之上。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莫修离又将宗门的地形和建筑分布做了一个彻底的了解,这是他修行多年的习惯。
不管到了哪里,先将地形摸熟,一旦有个紧急情况,至少知道退路在哪。
修行中,随时都会有威险,居安思危,这才是一个修行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要不,你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就是修真的残酷。
无惧生死而能不死。
但无惧生死如果不防死。那就必死无疑。
知道了这些之后,莫修离带着满足离开了藏书楼。
到了这个时候,黎山剑宗对于他来讲,唯一的吸引力便是那些培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