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数学系,兰泽的研究生导师定下来,还不到一个星期,整个大学城里,热闹的迎新开始了。
大学城总面积相当大,占地上百平方公里。
学术各院占据了核心位置,技能各院在周围自由扩展。依靠校车联系,相距不算遥远。
整个大学城区域,人口按季节波动,总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之间。
学术各院共用一处大生活区。除了有大片宿舍楼,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光是大学城食堂下属的餐厅就有大小二十来处。
技能各院是和学术各院全然不同的存在,一个学院就是一个小的独立王国。
教育法规定,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机构,必须提供新鲜空气和自然采光,所以校园很少采用地下建筑。
正因如此,大学城这片土地上,星罗棋布地散布着高低起伏的地表建筑。
虽然也有地下通道,但是平时几乎不用。只有工学院一百多年前学生自建的实验地铁,依旧还在现在的学生手里当玩具,或者说正常运营着,算是大学城里少有日常开放的地下构造。
迎新一开始,大学城里到处是鲜花和横幅。
至少在一两个月内,校内总能看到疑似新人的脸——这不能看外貌,主要看表情。一脸好奇东张西望的,满怀热情到处参观的,呼朋唤友大呼小叫的……总有各种各样明显不像老生的萌新。
大学城每年总有好多老生离开。
有人就业。有人到科研部门深造。有人去联合体接受岗前培训。有人去服兵役。
离开的人走得兴高采烈,而又悄无声息。
新来的人数和离开的人数几乎持平,但是每年新生的集中入学总是轰轰烈烈。
年满二十岁的大学新生,终于离开了作息严格的未成年人学校。大学阶段,没有定时熄灯,没有封闭式管理。起床、吃饭、睡觉,一切要靠自己。新生把这理解为一种自由,每个人心情愉快,充满希望地放飞自我。
大学城的自由其实是用来放飞心灵的。有的人从一开始就会错了意,搞成了放飞躯体。结果就白白浪费了人生中最好的年华。
兰泽也刚满二十,他已经是个标准的老生了。如果不是胡老师提醒他申请读博,他这时候该是大三。
他是研究生新生,表面上也该是新生;实际上,都读到研究生了,也能算新生吗?
他看着同龄人在大学城里东游西逛,各个喜不自胜。
从大学城毕业很容易。带着几本技能证书,天下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去的。但想要职业生涯的高起点,优等、大量学分、高级技能证书,缺一不可。
当然,研究生还得另算。
进了大学,人生才刚刚开始呢。
兰泽从宿舍到食堂,再到生命学院,到处都能看到萌新,和迎新的老生。
别的院系他看不到,生命学院正门前的小广场上面,有高年级的学生在耍猴。
“瞧一瞧看一看嘞,我家大圣长得帅嘞!”
俩猴子,一个敲锣,一个作揖、翻跟头。
还有拿八哥摆摊测字的,解字的憨厚胖子,满嘴跑火车,“你看这个‘吉’字,两翼伸展,下方有口,看来同学你适合学‘动植物免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