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一的“规则”,可以借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则帮助理解。
例如,有这么一条物理规则,“真空中光速不变”。
这是一条现实世界宇宙的普遍物理规则,在宇宙的任一时刻、任一地底,该物理规则均成立。
有人要问了,如果宇宙里某个地方,真空中光速是会变化的,怎么办?
好办。
根据位面的定义,那个地方就是另一个位面。
光是规则一致,还不够,规则参数也必须一致。
继续以真空中光速不变为例,光在的真空种的速度其数值,便是规则参数。
在现实世界宇宙中,真空中光速约为ms,约30万公里每秒。
假如在宇宙中,有一处地方,满足真空中光速不变,但是光速为20万公里每秒,那么此处就会被定义为另一个位面。
特征一介绍完了,再来介绍特征二,“时空平坦”。
其定义为:同一位面的任意两点A和B,在规则和规则参数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可以从A点移动到B点。
特征二同样难以理解,需要借用一些通俗的例子帮助理解。
以两座孤岛为例。
我们把规则定为“陆地”。
由于两座孤岛都是陆地,所以它们有一致的规则。
但是,从岛A移动到岛B,必须经过水域,由于水域不是陆地,所以A、B不满足“时空平坦”。
根据特征二,两个岛虽然规则一致,但不是同一个位面,它们是两个位面。
位面的定义中,对规则和规则参数,没有明确的约束。
理论上,可以定义无数的规则,也就能定义出无数的位面。
实践中,定义位面往往采用约定俗成的方法。
张教授举了“英纳瑞位面”作为例子。
英纳瑞人最早生活在一个叫“英纳瑞”的地方,那时候他们并没有“位面”的概念。
后来,他们发现了一个规则和英纳瑞不同的地方,那里有神祗存在。
于是,英纳瑞人便称呼自己的家乡“英纳瑞位面”,然后把新发现的地方叫做“神恩位面”。
以上是朴素的位面思想来源,学术上的位面定义是后来的事情,属于马后炮性质。
位面概念出现后,人们很自然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在两个位面之间移动?
最早能在位面间移动的,只有某些拥有特殊能力的大能。
后来,位面传送通道技术被发明出来,人们学会用了星界之石制造位面传送通道。
星界之石拥有非常特殊的性质,可以桥接规则规则参数完全不同的两个位面。
当时,英纳瑞人认为,整个世界是由一个个位面组成的,世界包含着所有的位面。
由于不断有新的位面被发现,英纳瑞人猜测世界中位面数量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他们又把世界称为“多重位面世界”。
直到英纳瑞遭到“多重位面四大灾害”的入侵。
英纳瑞人发现,四大灾害的入侵源头,竟然无法用位面搜索技术定位,当然更无法用位面传送通道连接。
根据位面理论,四大灾害生存的地方,必然是一个(或多个)位面。
四大灾害能入侵英纳瑞多重位面世界,英纳瑞却不能反向定位对方,那必然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边界。
骄傲的英纳瑞人,坚信自己是本世界的主人。
于是,他们把那些无法定位也无法用位面传送通道去的地方,称呼为“别的世界”。
我们多重位面,是一个世界。
在我们的世界外面,还有无穷无尽的“别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