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比分咬的很紧,关键时刻乔冰连得几分,拉开了差距,先胜一局。
第二局柳大河改变了打法,以小球为主,快推后场为辅,不断的改变乔冰的重心,以21:19扳回一局。
决胜局,柳大河坚持打法,乔冰也调整了战术,后移站位,多打后场,放弃了网前的争夺,一下让柳大河陷入了被动。
秦越在场地轻轻的摇了摇头,柳大河的高空优势欠缺,不能拦截对方的空中球,这也是屡屡被对方把球打到后场的原因,少了网前的相持,柳大河快速移动的优势被局限在后场,又缺乏后场进攻的优势,这也是他被动的原因。
所谓的打法相克,往往和球员自身的选择有关,但是往往也是基于身体素质的原因,就好像身体灵活的喜欢快攻打法,身材高大的喜欢防守型打法,而力量型的喜欢暴力进攻型打法。
找的到对方的弱点,加以克制,胜率就会提高,但是找的并不代表可以压制,就好像柳大河此刻的烦恼,明明可以网前找到机会,但是乔冰并不纠缠,简单粗暴的过顶,让柳大河陷入不断的把球打到网前的尝试中,一旦回球质量不高,就被身材高大的乔冰抓到机会反攻。
被迫过渡的高球,乔冰也有重杀撕开防线的能力,这就让柳大河左右为难。
比分没有悬念的到了21:15,乔冰大比分2:1胜了柳大河。
双方各胜一局,秦越和乔冰来到了对决时刻,赢者会成为方丹的陪练。
喝着水,乔冰没有表现出激动的神色,盘算着和秦越的比赛怎么打。从体型上,两个人差不多,自己还要高几公分,打法上,对方更偏向防守,虽然队内赛上排名不如自己,但是和冠军的那场比赛,输的并不狼狈……
准备的功夫,旁边也围了不少二队的球员过来,大家也知道了他们比赛的目的,羡慕的,嫉妒的都有,不过成绩在那儿,也只有服从教练的安排。
比赛开始,双方都很谨慎,没贸然发起猛攻,互相试探对方的球路。
秦越还是老战术,后移站位,推和挑为主的战术,让对方快速的跑动,消耗体能。
不得不说,相对于连续作战的乔冰,这个战术比较适合,可以更有效的耗费对方的体能和耐心,而这两点,都是和失误率关系紧密的重中之重。
秦越的耐心,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可能是和性格有关的东西,除非十足的把握,他很少重杀,更多的是用轻杀快速的衔接,让球的移动更快,调动对方,让对方的跑动距离更长,然后集中精力,捕捉奔跑中产生的那片小的可以用巴掌形容的空档,不断的攻击,直到那片空档变成脚掌那么大,然后变成身体那么大,最后重重一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