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着太夫人,去了后花园。
“你们都先退下吧。”果然,走了一段路,太夫人便叫底下人都退了下去。
“太夫人,是想家了?”我猜测,大概也是想跟我说一些心里话。
“你有什么愿望吗?”太夫人并未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了我一个新的问题。
“有啊。”
“是什么?”
“天下太平,国富民安。”其实我哪有那么伟大,我的愿望是暴富暴瘦,哈哈哈,当然对着别人可不能这么说。
“天下太平。”太夫人重复着我说的话。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哦?”
“咱偷偷地交流交流哈,我觉得吧,南秀和北昌,老这么打仗也不是办法。”
“你胆子倒挺大。”太夫人看了我一眼,见她并未生气,我便接着说了。
“之前南秀和北昌的停战,太夫人您的功劳最大,为两国边境的百姓换来了数十年的太平。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并不能只靠两国联姻来根治。”
“说来听听。”
“北昌国一边上供,一边又大力发展军事,这引发了南秀的危机感,对南秀而言,牛羊并不是必需品,可对北昌而言,过冬的粮食,却是必需品。而且,原本这样的交换,并不是等价的,北昌的上供,只是象征性的臣服,而南秀,却是需要给出足够的粮食,才够整个北昌百姓挨过冬天。收成好的年份倒罢了,可要是遇见个大旱或者大涝的,南秀的百姓都吃不饱,再拿粮食去北昌,显然会有不少人反对。这样的休战,也只是双方的休养生息的权宜之计罢了。”
“那依你所见,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要想知道怎么办?首先得找到问题的根源在哪儿。”
“你说说看。”
“站在北昌的角度,他就俩问题,第一,我得吃饱,百姓吃不饱饭,是很可怜而且很可怕的事情。第二,我得不被人欺负。其实北昌拼命发展军事力量,也是很无奈的举动,如果不这么做,南秀要灭掉北昌,几乎是分分钟的事情,哪里需要一年一年这样打仗。”
“你倒是什么都敢说。”太夫人的眼底闪了闪光,笑着说。
“站在南秀的角度,搁在以前,还得给粮食的时候,南秀心里肯定不爽,这北昌太不乖了,你看,吃着我南秀舍的粮食,还在那儿招兵买马,这搁谁心里都不会舒服,晚上也睡不安稳,这不是在家门口,养了一只老虎吗?所以,这种模式肯定长久不了,能撑十年,都算了不起的了。可给了粮食不用打仗啊,现在撕破脸了,年年打仗,你说南秀高兴吗?也不高兴啊,它也吃不消啊。南秀也没办法啊,它心里想着,哪一年能把北昌打下来就好了,划到自己的版图里,把军事力量收编过来,粮食自然愿意给了。”
“可这样,北昌可就亡国了。”
“你放心,打不下来的。北昌的军事实力摆着呢。”我连忙把话题转移,“我总结一下:第一,北昌吃不饱;第二,南秀睡不着;第三,打仗不好。”
“你总结得倒是挺好的。”
“两国其实都不想打仗,这劳民伤财的,多累啊,大过年的,在家陪老婆孩子吃吃火锅,它不香吗?可没有办法啊,矛盾在那摆着呢,这几乎就是一道无解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