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的早朝上,李二发了一通火。
太子府居然盖一半就发生了倒塌,这要是在有心人眼里,那就是活活的不祥征兆。
来个想搞事情的,可能都能给你扯到大唐的国运上去。
更让李二生气的是,建太子府都能有人从中捞油水,这要是其他地方,还不知道养肥了对少人。
李二一直就在整顿贪官污吏,只是没想到,外头的整治好了,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却一直忽略。
李二立即点了大理寺卿去彻查这事,还在早朝之后将李承乾、尉迟雨还有杨义雄一起叫到了御书房。
“这事你们怎么看?”
杨义雄虽是皇宫养着的匠人,实际上见到李二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免不了的紧张,越是紧张就越说不去出话来,只能求助的看向尉迟雨。
尉迟雨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其实她也拿不准做这事的人是个什么心态。
这可是给太子建府邸,一个不好就是掉脑袋的事。
会这么做的人,肯定有恃无恐,恐怕就算是查也查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最多抓到那么一两只替罪羊。
尉迟雨将自己的想法大致说出来,李承乾接着道,“恐怕不止于此。“
他顿了一下,斟酌着用词,“怕是有人会借着这件事生事。”
这也是李二担心的。
在御书房里头待了大半个时辰,李二变吧锦衣卫叫进去,谁也不知道他们被交代了什么。
查案的事情轮不到尉迟雨,她便和杨义雄一起,带着自己庄子上的人抓军时间重新将主屋建起来。
好在外围有高高的围墙,太子府主屋倒塌的事情只在小范围内传播,还处于可控状态。
很快,大理寺就查出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跟在皇帝身边的汪公公,一个是工部郎中周截。
尉迟雨倒是对汪公公有点印象,这个高高瘦瘦的公公也时常伺候在李二身边,她见过几回。
至于工部郎中尉迟雨就没有半点印象了。
李承乾为她解释,“周郎中是楚地人,三元及第一时风光无限,只可惜后来泯然众人,会试时得了个举子,后来朝中一时没有位子,便搁置了,第二年工部有了空缺便顶了位子。”
尉迟雨心算了一下发现这个周大人确实不太行,算上等空缺的那一年,六年都过去了,居然才爬了一层,做到郎中的位置,这样的公务员早该开除了。
严格说起来,这位周大人还算是杨义雄的头头。一位是技术部的员工,一位是管理层的。
工部负责皇宫里头建建筑的修筑,材料之类的也要经他们的手,确实很有可能动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