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下来,解出海禁似乎势在必行。
只不过,也不是说接触就能简单解出的,具体细节还需要商讨。
不过这个消息流出来之后,商人们就已经开始狂欢了。
海上是很危险,但是跟危险相伴随的就是巨大的利益。
当利益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时,人们便可以为他拼命。
在其中的巨大利益面前,那点危险根本算不了什么。
各家都蠢蠢欲动。
原本被关禁闭的于雷,好不容易得了自己,正想给程家找点麻烦,突然这么一个消息砸下来,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程家不程家的事情,当然是抓住机会赚钱更重要了。
有本事的商人就已经开始盘算造船,如何从中分一杯羹,那些小商人则是到处托关系,看看能不能混到一条船一起出海。
当然,也不乏像程方远这样,在这之前就隐约猜到的人,早就已经开始做准备,这个时候就显得非常的镇定,非常的处变不惊。
实际上,暗地里人家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一纸令下,就可以立即出海,抢占广阔的海外市场。
便利店的性质就决定它不需要做什么出海贸易,只不过,尉迟雨对出海这事还是挺感兴趣的,这个时候的其他大陆,不知道是处于什么时代。
这个时候还有许多蔬菜水果没有传到大唐来,尉迟雨之前就是想吃也没办法,但是如果有机会出去的话,就可以带一些回来,引进物种。
不过她也就是想想而已,她心里很清楚,不管怎么说,两个家长是怎么也不可能让她出海的,毕竟出海一次,回来的少说也要一年半载的,
将这事拜托给舅舅程方远倒是可以。
尉迟雨想的很明白,只是,她忘了,还有意外这一回事。
朝堂上下激烈的讨论了好几天,朝堂外也就海禁到底要不要解出这个话题轰轰烈烈的讨论着。
大多数对大唐现在实力有底的官员都站在解出海禁这一边,而保守派则认为这一行为会危害大唐的稳定,说什么也反对。
这一讨论就讨论了半个多月,一直到四月底五月初,才定下来。
海禁,还是要解除的,只不过不是一下子解除所有地方的海禁,而是有选择的开放少数几个沿海城镇的通商口岸,作为试点具体看看效果,之后再决定接下来的一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通广州、扬州、明州三个通商口岸,在当地设立海商局,负责海上贸易适宜。
这一政令下来,饶是淡定的程方远都绷不住表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扬州能作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可以说是送上来的机会。
程家的根就在扬州,这一通商口岸的开放,势必会使扬州成为经商贸易的重地之一,程家如果能抓住这个机遇,未必没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原本程方远还打算在长安这边暂时留一段时间,等铺子彻底稳定下来,再回扬州去,现在这个政令下来,就恨不得长一双翅膀,立即飞回去。
只可以,这也就想一想而已。
即使要回去,这边的事情也还需要他安排妥当,之前回去,将铺子的重担都交给了路淮安,现在好不容易回来,自由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决策,根本不可能立即赶回去。
也只能通过写信,给家中的父亲传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