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不易之理,犹人之老祖,相去已远难寻,只有近祖可察,相关最切。何况地理一日三变,何能识祖哉!少祖山不过数节即到穴场,最易辨认,然不可太远,远则无力矣。必再起主峰方妙,大凡美地,必近少祖。
廖公云:“若是山家结穴龙,定起主星峰”。
又《堪舆漫兴》云:“寻龙枝干要分明,枝干之中别重轻”。真龙结穴必多缠护,缠多福多、护密人贵。
《撼龙经》云:“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
识得真龙,方有真穴。
观杨公《疑龙经·撼龙经》句句皆重干龙,然干龙力量虽大却不及支脉之众。
刘迁先生云:“择地求吉,不要一味求大,但求平稳。况干龙大地,有鬼神所司,积德不够,未可睨睥。而勾搭小地在在有之,易于寻索。但求芝麻小官小福之地,能荫后裔五六代甚至十几代者,岂不乐哉!”
故凡观龙之法以缠护有情而周密,山体端庄而秀丽,主次分明,宾主相迎为吉。反之宾主不清,主次不明,枝干模糊,尖射反逆,怪石嶙峋,凶恶无情者,尽皆弃之。
而论砂又与之不同!
何谓砂?夫砂者乃前朝后乐、左龙右虎、罗城侍卫、水口罗星、官鬼禽曜者皆是。
然砂法所论甚繁,拨砂一诀众说纷纭,总宜龙穴以辨贵贱。
刘迁先生云:“大凡真龙融结处诸山必自然拱卫,献旗列秀。龙真穴真,砂即为我用。龙若不真,纵有美砂亦为无益。当知‘砂如美女,贵贱从夫’之语。廖公云:‘龙贱若还砂遇贵,反变为凶具。砂贱若还遇贵龙,砂亦不为凶。’砂之吉凶当以龙穴为主,子当斟酌。”
总之,砂之形象不可尽拘,凡尖圆方正、顾我爱我,为我所用者为吉。粗顽反背、卑劣破面,背情与我者为凶。故云:“观砂之法,须审向背情性。”
官鬼禽曜乃龙穴之前后左右余气所发,代表荣贵,龙穴之贵证。
《地理五诀》云:“无官则不贵,无鬼则不富,无曜则不久,无禽则不荣。无官、无鬼、无曜、无禽乃是虚花。”
《地理析源》又说:大龙大穴不一定有龙虎砂,有龙虎砂者不一定是大龙大穴。但认龙点穴又不得不善观龙虎砂,凡此者皆为观砂之法,甚为矛盾,任凭观破古今名籍,也是枉然,必得师传方解玄机。
夫龙虎者,穴之辅弼也。有本身发出者,有它山相应者,有一边自身发出一边它山来就者,凡此种种不可形拘。《山水析源》云:“凡真龙落处,左回右抱、前朝后拥所以成其形局,如此则为吉形。”此乃龙穴大格局,难遇难得。
龙虎砂形式多端,吉凶不一。有先天不足,有后天破坏者,凡此种种皆为偏枯之病,不吉之形。
《雪心赋》云:“臂上怕行交路。”交路者,交剑煞也,又名交刀,谓之绳索,主血光、自缢、枷锁、牢狱之灾。《望坟断》云:“龙虎头上一条路,悬梁吊颈寻短路。”即指此。
龙虎砂又忌尖射穴场与槌胸之患,《砂法》云:“龙虎拳头起,槌胸哭儿郎。龙虎两拳头,枉死泪双流。”
故《雪心赋》云:“拭泪槌胸,家遭丧祸。”
龙虎砂忌高压穴场,经云:“虎昂头视穴,谓之衔尸;龙昂头压穴,谓之妒主。”
凡龙虎两相争斗、尖射破碎、反逆走窜、瘦弱嶙峋、仰头摆面、折臂断腰、高压低陷、卷帘者皆为不吉之形,立主退败。
凡龙虎左右揖让、低降、俯伏、弯抱、高低相称、相生有情如恩爱夫妻之缠绵拱护者为吉。
《雪心赋》云:“左回右抱主宾相迎,定生贤佐。”
吴公云:“龙降虎伏一门和睦,子孝妻贤身膺五福”。
龙虎**者,不使元辰直去,不致风吹气散也。
故廖公云:“龙虎古称卫区穴,祸福最亲切。”卜氏云:“龙虎尤要详明,岂可忽乎!”
《何知歌》云:“何知人家出孤栖,水走明堂似簸箕。”
《阳宅入门断》云:“当门若有井,丑事十里闻。”又云:“坟前深坑最难当,女人皆会投外郎。”皆此论也。
又:《魏志》记载:“管辂遇征东将军毋丘俭之墓,叹曰:‘松柏虽茂,无形可文;碑谥虽美,无后可守;玄武垂头、青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泣,四危已备,法当灭族。’后果如管公言”。
刘基说了许久,早已口干舌燥,在看落小七,更如听天书一般,呆呆的坐在刘基的旁边,不知该如何所言。
还好落小七还能听出个大概,否则刘基这一番苦口婆心算是白费了。
俗话说,风水五行八卦星象毕竟不是凡人所能掌握的,但落小七听得刘基所了解的甚多,堪比世间最为深奥的难题,心中自然也就多了更多的兴趣。
听着刘基的言语之间,还不算询问着不懂的地方,这二人在山顶之上,仿若忘记了时间,天色也渐晚,夜幕降临。
两人依旧没有离开,立即准备好自备的干粮,落小七则升起一堆篝火,两人在星空皓月之下,继续开始了之前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