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大哥叫你过去。”柏琮道。
“百官都在,叫我去做什么?”
“他在东宫等你,不是含元殿。”
昌乐跟平乐交代之后,才带着洛儿往东宫去。
宫人引着她往书房走去,走到门口,伸手轻叩,通禀道:“太子殿下,三公主到了。”
昌乐入内,走到太子面前,问:“哥哥找我何事?”
“父皇要为母后建九座佛寺,你怎么看?”太子苍白的脸色中夹杂着疲倦,可见丧母之又加此事,已让他心力交瘁。
“当年开国帝君为皇后建造宝塔,以致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幸得当时太后劝阻,才将造塔之事搁置。史书记载,难道父皇都忘了吗?”
太子缓缓叹了口气道:“方才,韩相也搬出此事来劝诫,可父皇却说,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库空虚,所以百姓才会叫苦不堪,如今国富力强,百姓安居乐业,定不会为了建造去去几座佛寺,而致民心动荡。”
“那怎么办?”昌乐明白,若是大兴土木,一定要征徭役,如今百姓享惯了太平日子,强征男丁,必然引发京中民怨。
“可惜唯一能够劝说父皇之人,已经与世长辞。”
昌乐明白太子所指,必是母后。以往母后从不干政,但关乎民生之事,只要是母后的劝诫,父皇必然听得进去。只可惜,母后已逝,何况这佛寺又是父皇执意为母后所建,再想劝诫怕是难上加难。
“韩相和几位谏官苦苦相劝,父皇却仍沉溺在幕后离去的悲痛之中偏激行事,我如今真是头疼,既怕大肆修建佛寺引发民怨,又怕父皇无视朝臣谏言,一意孤行,到时候君臣二心,朝局不稳。”太子此时着实为难。
昌乐自小与他一起长大,自然不会坐视他如此为难,于是,便只做轻松状,道:“临近午时,我去看看膳房准备了什么午膳。”
柏琛一时不明白她要做什么,但看她一脸轻松的样子,嘴角抽动,羡慕地说:“还是公主好啊,一辈子都受人爱护,无忧无虑。”
昌乐浅笑着出了门,带着洛儿便往膳房走去。
等她们提了膳房刚做好的乳酿鱼,往含元殿走去时,洛儿忍不住担忧地问:“公主有把握劝服陛下吗?”
“韩相都劝不动,我又哪来那么大本事?”
“公主别忘了,你还有一人之力可借?”
昌乐脚步一顿,疑惑地问:“谁?”
“太后!”
昌乐的脑中瞬间一亮,心中一定,多了几分底气,道:“我先去试试,实在不行再借助皇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