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逢看向王允,后者却是摇了摇头,表示对于此问话并没有什么建议。
他对袁逢操纵朝野是抵抗的,但又是无可奈何的,袁家的势力太大了,大到能只手遮天。
他一个后来居上,并州的世族,是没有能与之抗衡的腕力和手段,但他又深谙其道,两面都不得罪。
又两面都深交,因此才到这个位置,加上他的世族有些手段,和他本能的才能,才能手到擒来。
而王允其实又是对寒门没有什么好感的,对于出身是很看重的,不好的出身却能做到那个地步,这已经是极限了。
但他心底还是对汉朝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但这矛盾的选择之下,一时半会王允还是真不知道如何表态,因此他选择了沉默。
这也是他的选择,因此有时候有人会认为他同袁逢是一伙的,他没有去辩解,只是深交过并且相投的人知道他是忠于大汉的。
袁逢出列,对于八面玲珑的王允也没有做出什么别的表情来,神色之间正义秉然,而后紧跟着几乎大半的官员都出列。
刘宏面无表情,将百官的动作收在眼底,但桌子下的一双手早就已经青筋暴起,显然是怒意横生,但神色却很平静。
袁逢道:“陛下,陈以为不妥。”
刘宏平静道:“说。”
“臣以为吕布乃是一介寒门,年龄都不及弱冠,是一个山村小儿罢了,他如何能和皇甫将军平起平坐,又如何能在是一个黄毛小儿的年龄出身又低微担任此任。
陛下要慎重,若是大汉朝的未来要交给一个毛头小子,老夫我是第一个不答应,若是陛下执意如此,我袁家的门客也是不答应,因为他们是为陛下的江山社稷考虑的。
大汉朝的未来是万万不可能寄托于一个黄毛小儿身上,陛下要谨慎考虑。
那公孙瓒的年龄和出身也适合,但陛下要知道他是不听从他们家族的长辈们的训导,这件事情公孙家也是同老夫讲过。
陛下你是不能将大汉朝的未来交给一个黄毛小儿和一个不肖子孙身上,虽说他们二人有些本事,但我大汉朝地大物博博大精深,人才是源源不断的,所以吾等请陛下慎言。”
袁逢一脸诚恳和正义秉然说出了这段话,并且最后一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他拿着谏牌慢慢跪下来,态度坚决,似乎只要刘宏不答应袁逢就不起来的姿势。
紧接着,出列的百官道:“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等也附议。”
偌大的朝堂,紧密地跪着一大群官员,独有杨太尉站着,和两名吏官,王允也跪拜下来。
然后朝堂就寂寥无声,刘宏身旁的赵忠和张让也是担忧地看向刘宏,但刘宏的面色平常。
一炷香时间过去了,袁逢忍受不住寂静,他年龄不小,又是在外只手遮天的存在,没有吃什么苦,就连吃食都是令美妾喂,如今跪了这么久早就不能忍受了。
“陛下,还请决意。”袁逢道。
此时此刻,刘宏却笑了起来,对着一众百官开口道:“那依诸位爱卿呢?”
袁逢站了起来道:“臣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