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元安看见太阳渐渐变了颜色。夕光变得无比浓馥,像是有血浆倾倒在了地上。阳光在早晨是湿漉漉的,和露珠在一起。现在,似乎流出来猩红的血液,快要把整个大地淹没了。
于是,并排七列的雁形梯队随着旗帜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左翼继续走长线,速度迅猛,在大地上逐渐划出一个长长的圆弧;右翼自赵毅、赵钱起,马速减缓而迅速转入急转弯。七支梯队自元安为分界线,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双向弧线,一条舒展仿佛黑龙欲翔,一条紧缩犹如重拳在握。
中路的元安旋即大声命令:“全速攻击!”
赵毅、赵钱和右翼第三路的人马共同向前猛冲。
这里有安居乐业的百姓,碧蓝的天空,河水潺潺。但是有人却要恶意打破这份安逸,刚从景洪嗜血而来的战马和突厥人丑陋的面孔!他们知道保护自己的家园不受到别人的侵害,难道别人的家园就是他们可以随意践踏的吗?
大周朝的第一支箭正蓄势待发。
骑兵队最威猛的武器不是刀箭,不是力气,而是速度。
而战马的速度需要在一定距离的奔驰下才能够产生。
由于余方准确的提供了突厥大军的位置,所以元安在还没有看到敌军的时候就直接将长途奔驰转为全线进攻,使得战马提高速度所需要的时间被缩减到了几乎为零。
这样一来,突厥人哪里还有备战的机会?
那些经过长时间行军的突厥人哪里会想到前方的屏障已被快速击破,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眼前突然涌至的周军铁骑吓呆了,甚至都忘记自己手里拿着武器。
元安一声令下,她身后的士兵马不停蹄的在马背上直起挺拔的腰身,取弓拉箭:“射!”
仿佛黑色的蝗虫遍布天空,如血的夕阳被大周的箭雨遮挡在这恢弘的气势之外。箭雨在半空中稍微一停,旋即随着重力带着尖锐的呼啸猛然扑入毫无防备的突厥大军中。
天昏地暗,兵荒马乱,箭雨倾泻,顿时陷入一片混沌之中。
右翼第二队,第三梯队共约三千名军士,在赵毅和赵钱的怒喝中如铁流一般,冲进了战马嘶鸣的突厥部队。他们所到之处,刀锋所至,血溅三尺,所向披靡。
元安采用的是大弧形包抄,右翼三路打突厥的左翼,自她的中路开始,左翼三个梯队一层层分离出来,正好封锁掉突厥人试图溃逃的所有路线。
从整体看来,她的七支雁形战队就是在宽阔的平原上分作两条弧线,一条紧紧包围住短兵相接,另一条长弧线包围切断任何一条逃生的道路。她的队伍不过是围着突厥大军转了一个圈,进攻、防守、包抄、围歼一气呵成。
这是元安人生意义上遭遇到的第一场战争,以七千兵力迎战突厥一万人马。他就是要让侵虐她家国的人知道,泱泱大周不是外人可以染指的。倘若有这个胆量来犯,她就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