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等到模拟最后,堤坝的高度还不到两米。
彼时潮汐已经过了最低潮位,开始逐渐上涨了。
但堤坝却只比水面高了半米这样,这比设想中最少高出一米以上的要求低了一半。
大量积水虽不至于灌入,但风一大,掀起的波涛还是会时不时的越过堤坝。
而且随着堤坝的增高,需要的土方量会急剧增加。
现在又被模拟耗掉了半个小时多的时间,傅鑫不知道最后还能不能顺利完成这条堤坝。
最低目标也要在他们进入地下车库后,堤坝高度能够一直保持阻挡住外面的积水。
他后来还发现冉倩语的计算其实也有遗漏,持续的暴雨会使最高潮来到时的水位更高一些。
如果把风雨潮汐的因素全部考虑进去,这道堤坝估计要修到五米高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以他手头兵力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不可能完成,也得想办法完成。
否则积水一旦漫过堤坝,别说掩体里的专家救不出来,连他们自己下去以后也同样会被困在里面。
好在经过仔细计算后高度虽然不降反增,但长度倒是可以考虑减少。
为了加快进度,弥补模拟损失掉的时间,傅鑫先往天上打了一发照明弹。
借着照明弹的强光,他看清了这方圆一公里以内的地形,还确认了一些等下就要用到或可能用到的重要点位。
模拟中已经明确了地下车库的入口,傅鑫就不用再围出一个直径达两百米的大圆圈了。
他准备在入口附近圈出个最长处为一百多米,最宽处仅三四十米的椭圆形地盘。
椭圆的长轴方向就是地库入口的车辆出入方向。
这样一来,把堤坝长度一下子缩短了一半还要多,工程量大大缩小。
傅鑫估计五小时后就能修到三米左右的高度。
看模拟中的情形,只要后续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五六个小时后,他们就能撤离此地。
而且想在下次潮水水位达到最高点前撤离,在这里停留六个小时是极限。
傅鑫在模拟里随时盯着鸟瞰图指挥坦克们修筑堤坝,这期间很明显的感受到了水位变化。
开始的三个半小时左右,水位在持续下降,最低时在没有任何废墟的路面上,水深甚至也不到一米。
体积稍大点的整块建筑残骸都能露出水面。
但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水位开始上涨了。
水位上涨时的速度要比水位下降时快得多。
傅鑫记忆中,模拟到最后时水位高度大约在一米半不到些。
这个深度坦克还没什么感觉,步兵战车轮胎的抓地力其实已经开始要变小了。
按这个上涨速度,六个小时后,水位完全可能达到两米以上。
坦克露出水面的就只剩炮塔上半部分。
而步兵战车也许是导弹发射器还能在水面上,也可能整辆车都会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