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处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光来控制植物的生长,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光来看到更远的地方……”刘宇拿出一个望远镜,对梅晚秋说道:“请大人一看。”
梅晚秋按照刘宇示意的将望远镜放在眼前,忽然就看到了几里之外的景物,景物放大了出现在眼前,栩栩如生,这让梅晚秋十分震惊,他喊道:“这是千里眼?”
“这是光的应用。”刘宇说道:“有了这个望远镜,我们就可以先发现敌人的踪影,能够看清楚敌人的虚实。”
梅晚秋默默地放下了望远镜,他说:“这是工部的事情,你在培养工匠?”
“不仅仅是工匠,还包括治理地方的人才。”刘宇说道。
“哦?!”梅晚秋来了兴趣了,他说道:“快,带我去看看你是如何培养治理地方的人才的。”
显然,梅晚秋对此很有发言权,毕竟他就是做这个的。
众人来到教导治理地方的课室,这里静悄悄的,三十多个学子都在默默地读书,没有老师在上课,梅晚秋好奇地过去拿起一本课本来看,发现这本课本教导的是如何治理城市的知识,包含很多内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例如,课本里教导官吏必须保护百姓的利益,如果遇到侵犯百姓利益的事情,百姓有权向上报告此事,上级必须根据百姓的意见调查取证,如果官吏的确侵犯了百姓的利益,就必须将这样的官吏免职,如果此事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百姓就有权发起投票,决定官吏的去留。
梅晚秋看到如此离经叛道的观点,心中十分震撼,现在的官吏掌握了庞大的权力和武力,在面对势单力弱的百姓的时候,官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经常发生官吏侵犯百姓利益的事情,梅晚秋对此是了解的,但是梅晚秋的办法就是以官吏去监督官吏,这样其实不能解决问题。
因为官吏侵犯的是百姓的利益,别的官吏没有切身的感受,当然不会惩治侵犯百姓利益的官吏,只有利益受到侵犯的百姓,才有动力去反对这些官吏,所以,必须以百姓来制约官吏的行为。
这就是民主的概念。
梅晚秋接触到如此激进的理念,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随即他领悟到,也许这个办法还真的能行。
当然,在现在的大夏朝,这样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大夏朝的通知体系是自上而下的统治,与民主的概念背道而驰。
刘宇在学子之中宣扬民主的观念,就是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作为最底层的百姓,利益很容易受到上层人士的损害,所以,只有维护了百姓的利益,才能够保证百姓的生活安稳,只有生活安稳的百姓,才能够发挥出众志成城的团结能力,只有发挥出百姓们的能力,国家才能强大。
这就是保护百姓利益最根本的目的。
梅晚秋自然从书本里读到了民主的好处,对此他也是心有想法,沉吟片刻之后,梅晚秋忽然对刘宇说道:“你的想法很好,只是很难实现啊。”
“有什么难的,无非是放不下手里的权力而已。”刘宇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