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糜贞进来,见此情形,呸一声:“大白天的,也不关门。”
秦玉赶紧起床,跟糜贞出去,顺便把门关上,把空间留给刘羿和柳芳。
黄莺儿和两个丫鬟还在花园乘凉,见糜贞和秦玉脸色潮红,知道肯定是刘羿在干坏事。黄莺儿笑道:“贞儿妹子,你不能太贪了,我两个丫鬟可都没有哦。”
糜贞笑道:“又不是我安排的,我进去的时候,他们已经抱在一起了。”
黄莺儿说:“我不管,今晚必须归我这两个丫鬟。”
糜贞说:“我没意见,就看费娇妹妹有没有意见。”
……
刘羿从糜贞房里出来,偷偷摸摸进了灶房。问仆妇:“我们家有糯米吗?”
“有啊。”
“拿5斤来泡上……”
刘羿这是要做汤圆。说起汤圆的历史,还非常好玩。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白砂糖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末状,然后把猪油、白砂糖相继放入混合物揉成团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因为浮元子成了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于是又改名为“元宵”。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他忌讳“元宵”和“袁消”谐音,于是在1913年的元宵节前,正式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从此这种小吃,就有了固定的名字,叫“汤圆”。
刘羿作为现代人,做汤圆自然是轻车熟路。第二天一早,刘羿就开始磨糯米面,准备汤圆芯子,没有白砂糖,只好用红糖代替,又示范教大家怎么包。中午,所有人都吃到了一种新的美食。大家吃着又糯又香又甜的汤圆,都赞不绝口。
黄莺儿说:“你这个技术要是传给哪家,哪家就得发财,你打算传哪家没有?”
刘羿说:“算了吧,我们家有三个孩子了,这是老天眷顾,我们就做点好事,把这个工艺公开,让百姓都增加一种食品,改善生活。”
母亲首先赞成,高兴地说:“这是好事,我们也不缺吃,不缺钱,做些善事,自然会保佑我们的孩子平安。”
刘羿点头:“好,今天,我们再泡50斤米,明天我去合浦饭庄,教厨师做。你们也可以叫你们的家人来学。”
太守要教大家学做汤圆,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第二天中午,合浦饭庄来了许多官吏、商人,也有一些百姓,大家看着刘羿指挥厨师做。不久,每人都得了一小碗,大家一边吃,一边称赞。刘羿的名声再次升高。
有人说:“这个汤圆应该取名太守汤圆。”
有人反对:“大汉太守多了,谁知道是哪个太守,应该取名刘氏汤圆。”
有人说:“天下刘氏是大姓,人太多了。不行不行。”
刘羿笑道:“得了,你们非要取个名字,就叫合浦汤圆吧。”
“合浦汤圆,合浦汤圆。”大家纷纷叫好。
下午,许多人回家就开始准备材料,搞得合浦糯米、红糖脱销。一些商人把工艺记录下来,准备派人送回老家。反正这种汤圆要从合浦传出去,还需要时间,家族可以趁机先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