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猪豚和指南针
第二天清晨起床,刘羿觉得神清气爽,走到黄莺儿房间,黄莺儿还抱着小女儿刘瑛呼呼大睡,刘羿蹑手蹑脚退了出去,到秦玉房间看了看昨天刚出生的二儿子刘庆。刘羿刚想退出房间,发现秦娟堵在门口。秦娟说:“老爷,你要了我吧,我也给你生个儿子。”
刘羿摸摸秦娟的头:“等你长大了再说。”
秦娟咕哝道:“我都14岁了。”
“等你15岁以后再说。”刘羿把秦娟推开,去了糜贞那里。
……
刘羿到达州衙办公室的时候,甄逸已经带着几个人在走廊等着他了。刘羿说:“这么早,走,去会客室。”
刘羿让黄叙把冼岱、虞国叫过来,同时把糜竺也叫了过来。
甄逸这次带来四个人,其中一个叫洪昇的是郡城商号掌柜,另外三个是冀州县城商铺的掌柜。听完甄逸对来人的介绍,刘羿也介绍了珠崖州的情况,刘羿说:“本官从县令到州牧只有三年时间,变化太快,机构设置、管理体制都跟不上,问题很多,需要逐步完善。现在,州衙没有金曹,也没有和地方分利。我这边控制的钱有三大块,一是精品熏鱼的收入,二是精盐的收入,三是豆制品厂和葛根制品厂的收入。大家都知道,我这三大块都是暴利行业,收入很可观。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投资和大宗支出都从这里出钱。比如新建县城、新建工厂、造船、购买武器装备以及军费开支等等,都是从这里出的钱。这样,管理就非常混乱,刚开始估计问题不会太大,但如果没有管理和监督,后面就会出大问题。因此,要把少府机构建立起来,专门管理这些钱的收支,兼管使用情况。”
大家听了都点头,觉得再不管肯定会出现不少贪官。
刘羿说:“我们在州衙设置少府令,郡府设置少府丞,县衙就不设置这个机构了,由金曹负责这块业务。州衙少府令品级和各曹从事一样,六品官,郡府少府丞和各曹掾史品级一样,七品官。大家觉得如何?”
大家都没有异议。
于是刘羿辟举洪昇为珠崖州少府令,冯琪为合浦郡少府丞,虎敬瑜为南海郡少府丞,张仪然为苍梧郡少府丞。
刘羿说:“你们先把机构建起了,再补充小吏。糜家主、甄家主可再输送一些专业人才过来。”
“诺!”两人答应。
刘羿说:“就发布命令,盐铁、熏鱼精品厂、豆制品厂归少府管理,所有收支归少府监管。”
……
二月末,合浦郡高凉县铁厂投产,至此,刘羿已经有了三个炼铁厂,铁器供应紧张状况进一步缓解。至于炼钢,刘羿还想缓一步,先继续增加兵器装备。刘羿的想法很清楚,科技树要慢慢成长,不能拔苗助长。但到了现在,刘羿想推广肉猪养殖了,
在汉朝,猪还不叫猪,叫豕或者豚,猪肉也只是下等人的食品,有钱人是不吃的,《礼记?少仪》就有证明,说:“君子不食溷豚。”
有钱人为什么不吃猪肉?一是猪圈的环境太脏。汉人养猪不像后代,有专门的猪圈来养猪,会定期打理猪圈。汉人养猪非常随意,直接在茅坑旁边垒个塔就养起来了。然后人的粪便和猪的粪便混合在一起,猪猪们就生活在一堆粪便里面,这样环境下养的猪,君子们自然不屑吃了。二是猪长不大,猪肉太瘦,没有脂肪。原因是猪不阉割,总是发情,焦躁不安,相互争斗,所以吃得多,却不长肉。三是没有阉割的猪分泌性激素使肉味难闻,有很大的骚味,肉质不好。一句话,不好吃。
据说,猪的阉割术是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可惜没有推广开,直到宋朝,才得以普遍推广,猪肉才代替牛羊成为主流食品,君子才“争食溷豚”。
三月初,刘羿带着番禺县新任县令黄之琨一起下乡,先找到一个名叫李三奎的兽医,然后详细给他讲解阉割猪豚的办法,又买了十只小猪豚给他做实验,在阉割到第五只的时候,成功了。刘羿说:“你现在的任务就是给我养猪豚,我有特殊用处,授予你养殖场主管职务,享受九品官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