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乔玉用帕子掩了面,羞涩难耐,道:“世上怎么会有你这样厚脸皮的女子,你……你……”
贺兰雪扯下她的手道:“你什么你啊,你写不写?有没信捎给他?你不写我就走了,我在大营呆了两天,都快饿死了,我要回府了。”
廖乔玉忙命银翘先拿来些糕点,思索良久,才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贺兰雪笑着拿起点心放在嘴里,然后看着廖乔玉红着脸将信写好放在信封里封好。贺兰雪轻笑道:“乔玉姐放心,我会叮嘱九林哥先试探下文慕玄,择机给他,不会让你难堪的。”
次日一早,大军出城,贺兰雪果然跑去送杨九林,透过半开的帘笼,贺兰雪看到茶馆二楼的雅间里,带着面纱的廖乔玉,她向她展开一个灿烂的笑容,杨九林顺着贺兰雪的眼睛看去,廖乔玉顿时又羞红了脸。
大军出发,贺兰雪这才策马回城,西疆战事实变,杨九林这救火的有的忙了。
议政殿里,杜国忠想骂娘了,杨九林刚出了城门,那边苗疆就送来急报,连康重伤,现在严茂良暂管大军。连康此次去苗疆,与以往大不相同,之前几次征剿,苗寨首领叛乱也都是因为与当地汉人起了冲突,继而升级,然后引发的;可这次去的时候,受到了苗寨和当地部族的夹击,还有人在背后挑唆,立马就陷入了危机,加上又是瘴气多发的季节,虽然带足了医药,但没了苗王的支持,便吃了大亏。
惠文帝倒没有上火,虱子多了不怕咬。他看看急报和奏折,又看看几位大臣,林亿道:“陛下,臣等以为,平乱不是治本,此次苗疆之乱,原因错综复杂,不如从根本上助苗王平定内忧外患,治理一方。”
陈叶敏继续道:“苗疆地处偏僻,我朝以往都是按当地习俗,苗王自治,但每年苗疆各寨内乱不息,可见苗王并不能完全治理好苗疆各寨,与其朝廷不时出兵出粮,那不如由朝廷派官员与苗王共同治理苗疆。”
林亿又道:“此次有人煽动苗王造反称帝,脱离朝廷,有不少寨子响应,加上老首领的遇刺,激化了各寨的矛盾,朝廷不如借此机会,加强对苗疆的管控,重新推出新的首领,以朝廷的名义册立为王,派能臣加以辅佐,巩固朝廷对西南的控制。”
武英殿大学士、少傅谭台礼也说道:“还可以在桂南赣州黔州等州府设置官学,收纳当地和苗寨学子,将汉学、礼学传入苗寨。”这个说白了就是汉化。
丁从安不住的点头,道:“苗人开化晚,农耕之道也落后许多,朝廷若派遣官员入西南指导当地春耕秋种,也是稳定苗疆的一个办法。若这些基本生计得到解决,想必苗寨之内的争斗也会减少。”就是说都吃饱了,谁还没事打架去。
惠文帝缓缓点头,这些显然是他们与六部官员有过商议才得出来的结果。陈叶敏又补充道:“还可以开设通集,汉民与苗人互相贸易,带动苗寨那边的经济,苗人富足了,也会逐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