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长乐三年中秋,沐侯府的聘礼送到了时任大理寺卿的王运靖府中,当日沐皇后的懿旨中说的明白,择吉日完婚,沐子戈恨不能马上就娶廖乔玉过门,还是沐夫人想的透彻,无论怎样,他的婚事还是好好办一下比较好,这是侯府的态度,咱们没有因为廖乔玉母家单薄就轻慢,这姑娘是我们家中意的,皇后娘娘赐婚的,配我们二公子绰绰有余。
他们的婚期就定在了长乐四年的春天,这一年也是京城中喜事最多的一年,继沐子戈之后,魏苏也成功的将那个姑娘头上的麻花辫换成了发髻。对此,贺兰雪想自戳双目,自己这俩眼睛就是窟窿,怎么就没发现他的目标是诺云呢?怪不得一听说要赐婚,就吓的他慌了神,原来是因为这个!
魏苏的笑容略带憨厚:“那我当然会害怕,万一你一高兴,真的乱点鸳鸯谱,到时圣命难违,诺云怎么办?”
于是,这个妹妹奴成功的将这个比自家妹子还小的姑娘的娶了回去。
然而这并不是最离谱的,让众人惊掉下巴的是谢五爷娶回了波斯公主,那个公主,比贺兰雪还小两岁。也就是说,谢五是看着人家长大,然后一把年纪了,老牛吃嫩草的将人娶回来,除了谢家人和晋武帝,没人知道他的身份,他母家在波斯的势力庞大,他的联姻变相的将大晋与波斯扭在了一起。
除去这几人,就连舞墨、品茗、扶桑、闻霜等人,也都给贺兰雪等人作主,依他们的意愿,各自嫁娶。这一年妥妥的就是结婚季。
自从组建了商队,朝廷派往波斯等国的商队给大晋带来丰厚的利润,也让更远的国家知道和了解大晋朝。初夏的时候,郭强再次带队出海,这次的海船比上次多了八艘,杨九林也带着部分精锐一同前往,一来护航,二来他要实地看看西南沿海倭寇的情况,看此情形,西南的海盗倭寇已经日渐猖獗,朝廷早晚要收拾他们,现在就索性先去探探虚实,万一海上开战,己方也不至于被动。
但这样一来,陆地一条线,海上一条线,为大晋开创了新的天地,周围诸国对大晋的向往之情日益高涨,来往大晋经商的商队也多了起来,晋朝就在几大重镇开创了商埠,专门接待外国商队,在京城也设置了供外国人贸易居住的区域,就在四方馆周围,这片区域也被称为了四方区,这样一来,商队除了带回去物产,也将大晋的风貌描述回去。
这两年大晋风调雨顺,平定西疆,收服西梁后,大晋的版图也达到最大,晋武帝治理国家的政策也得力,西梁郡也在恢复生计,不过两年多初见成效,从前流亡在外的流民陆续返回故居,恢复农耕重建家园,陆续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
到了大晋长乐四年时,大晋已经成了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城放宽了宵禁时间,由原来的亥正延长到了子正。各国君主看到商队带回的消息,均派遣使节前往,互递了国书,以示两国友结交之意,晋武帝也都受了,听了魏芃的提议,不顾群臣的反对,将四方馆进行的扩建整修,以容纳更多国的使节,使节居住时间由原来的不超过一个月,也延长到两个月。
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各国商队货物的流通频繁,时任户部郎中的唐煦又上书天子,增设官学,教授他国语言文字,以便沟通和了解他国。晋武帝准了,由翰林院和鸿胪寺挑选教员,就在国子监上课。一时京城又流行学习外语的热潮,不少官宦子弟都被送去学习,这也成为大晋历史上,第一个开办的官方外语培训机构,为后来大晋也诸国的外交培养了一批外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