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沐子戈带兵赶到时,三位统帅会师,索性对倭寇进行全面的清剿,这一仗打了半个月,三人各带舰船,带领水师在海面上与倭寇展开大战,大晋水师组建以来,只是小打小闹的与倭寇打过几次,这次倭寇数量多,战船也比从前要坚固,人数、武器也多,杨九林本着好好练兵的出发点,将这次出海构想的战术打法用于实践,果然还是有效果的。
沐子戈是初次自己带兵打仗,还是海战,心知责任重大,一路上也与参将幕僚商议过海战的方法策略,他也知道,倭寇现在与北狄一样,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早晚要连根拔起,那么未来海战也是少不了的,他也准备从这次对付小股倭寇的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事。
魏芃早听贺兰雪说过,也在书中看到过类似的记录,更了解倭寇对于大晋和周围诸国的危害,所以打赶来也丝毫没有留情,是以三人如饿狼般,死死咬住了倭寇的喉咙。
两日后,这波倭寇就被打的溃不成军,迅速向琉球群岛一带败走,魏芃和沐子戈哪肯放过这个机会,两人率战船乘风破浪追击过去。杨九林则留在陆地,助南海国主夺回政权稳定朝政。
等战报传回京城时,已经是十一月中旬,彼时贺兰雪没有等到魏芃的承诺,生下了一个女儿。
沐子戈三人的战报中,将本次追剿倭寇的过程详细描述,击沉敌船十二艘,诛杀倭寇一千余人,其中,包含晋人二百余,又揪出背后悄悄支持此事的官员两名,果然如贺兰雪所说,这是内外勾结作案了。
南海国因大晋相助,得以夺回政权,重新稳定朝纲,为感谢大晋朝及时出兵,南海国主向大晋朝皇帝陛下递交国书,表示愿奉晋武帝为天帝,以臣下自居,年年纳贡。也就是说,南海国将为大晋的附属国。
晋武帝大喜,当即封新出生的孙女为长安公主,沐子戈的儿子为忠显校尉,这样这才两岁的小人就成了从六品、吃皇粮的人。
沐子戈入加授大晋水师都督府佥事,杨九林加授五军右都督,统领水师军务,与沐子戈另有钱帛田地等赏赐。
沐子戈率部从陆路返京,魏芃、杨九林则从海道回京,一众人抵达京城时,已经到腊月。京城进入年节的准备阶段,郭强的大航海又带来丰厚的各国货物和见识,此次有杨九林同行,除了航海安全外,对沿途海岸线诸国的情况也摸了个底,杨九林也做了航海日志,将所有见闻一一记录,再与郭强的一同呈交朝廷,为航海佐证,一方面让朝廷了解各国的真实情况,一方面也为今后的航海路线、安全等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