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了几次,除了挨顿骂以外,也没起到啥作用。”
门前的中年人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神情有些复杂。“实在没办法了,我才想着让您过来帮帮忙。”
张东临徐徐点头,又跟中年人询问了几句具体情况,最后侧身看了眼不远处的爱德朱。“稍等会,我先进去看看情况。”
爱德朱做了个‘请’的手势。
“沙沙……”
脚掌落在地面时,有轻微的摩擦声。
张东临走进院内之际,原本脸上故作轻松的笑容逐渐收敛,眉头也是微微皱起。
因为了解,所以才犯愁。
李老爷子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军人。抗战时期,川军悍勇,浴血沙场,功不可没。正因为熬了那么些年,才深知到如今和平安康生活,来的并不容易……
这一代人,几乎是将整个人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却从没有要求过任何回报。
甚至很多人,直到深埋地下,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下。
英雄无冢,却也意气长存。
这样的一位固执的老人家,你想要劝他借助身份的特殊,去要求特殊照顾,这显然并不现实。
这是来自骨子里的倔强。
张东临虽然不太认同这种认死理的价值观,但也完全能够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会有不同的感情寄托。
有人活着为了理想,也有人为了钱,为了柴米油盐而终日奔波。
人活一辈子,总是要有那么一点追求的目标。
张东临这个人呢?
以前年轻气盛的时候,也尝试着想要去改变世界,当时的房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也都掺合过一些,虽然因为太过理想化破灭了,但终归是尝试过了,无怨无悔……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颗赤诚的心,就引起了李老爷子的注意。
当时老人觉得张东临这个小年轻很合脾气,两人你来我往的,居然还聊成了忘年之交。
或许也是应了那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老话。
张东临这个本该时不时挥霍钱财装个逼,快乐享受人生,潇洒度日的亿万富翁,反而是变成了半退隐状态的平凡邻家大叔。
只是偶尔因为特殊情况,会出来做点利己利民事宜的小市民罢了……
“咳,咳……”
走到屋门口,听着屋内传来的咳嗽声。
张东临停下脚步,双手揉了揉脸,在进屋的一刹那将脸上的愁容散去,又换上一副从容的笑意。
抬手。
“嘎吱~”
木门被推开来,抬眼看过去,床边有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正呼哧呼哧的大喘气,看样子情绪比较激动。
“嘿!李老头,一个人杵在屋里干嘛呢?”
张东临敲了敲木门,随即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走进了屋。“老朋友都来了,还不赶紧把珍藏的好酒都拿出来?”
气氛稍显沉顿。
床边的老人抬头看了门口一眼,在看清楚张东临面容的那一刹那,神情明显闪过一丝复杂。
不需要多说,九十多岁的年纪,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
李老很轻易就能猜得出这位老朋友的来意。
两人上一次见面的时候,还是三个月前。这有事没事的,一直找自己一个糟老头子做什么?况且还是偏偏赶着这个时候来……
意图太过明显。
“看看今天的太阳,多好~”
只是还不等老人开口,张东临又伸手推开了旁边的窗户,顿时明媚的阳光倾洒进屋内。“走吧,出去陪我院子里坐会?顺便帮你晒晒被子。”
川省因为地势缘故,多是阴雨天,云雾遮蔽,很少能见到太阳。
虽然一年四季树木常绿,但是一到秋冬多湿冷。
所以这边的饮食习惯,也是习惯于又麻又辣。爱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身体需要。
听到门口的调侃。
床边的老人瞪着他,也不说话。
“再瞪我也没用。”
张东临平常一向温文尔雅的模样,不过能在大浪淘沙的商场上‘活’下来,骨子里也有一股混不吝的桀骜洒脱。
这时候为了转移老人的注意力,也是开始展现起了这段时间以来的演技。“怎么,还想着让我抱出去啊?”
老人闻言,眼睛瞪的更圆了。
看了眼院落内的低‘哼’了一声,自己一瘸一拐的拄着拐杖先走出去了。
院子里的藤椅,还是张东临三四年前买的。
似乎是肚子里有气,老人并没有像往常一般坐上去,反而是就地取材,直接坐在了台阶上。
张东临也不介意,往旁边的台阶上吹拂了一口气,便大大咧咧的坐在。
下午的阳光斜倚着,将两人的影子重叠。
“上次我养的猪场,已经给你看过了。”
“那山猪肉,你也尝过了。”
晒了一会太阳,最终还是张东临最先开了口。“这次过来,是最近琢磨着做一个粮食种植场地,目前基本上已经成型了,只剩不断的完善与弥补缺漏,所以想着过来跟您老汇报一下战况。”
一开始李老爷子懒得搭理他。
关于养猪的事情,老人在很久之前,已经听身边的人说过很多遍了。一直夸张先生怎么怎么厉害,怎么怎么无私奉献……这类’高光伟‘的词眼,听的李老爷子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虽然很多词老人听不太懂,但至少能明白张东临这个行为背后的意义所在,那勉强能算他功劳一件。
不过,那猪肉确实是挺香的……
唯一可惜的就是已经这个年纪,牙口不行了……
等等!
在听到粮食种植场地时,老人微微一愣神,眼神不由得还是看了过去。都这么些年了,老人还是挺了解张东临这小子的:一旦想做什么,就不可能只是一时兴趣,小打小闹。
看样子,国内又该迎来一场巨大变化了。
“做好那什么……规划了?”
虽然心里有了几分兴趣,不过李老爷子还是忍着没问,反将一军道。“别到时候又闹出来了笑话!”
“规划?倒是没有那么多规划。”
张东临摆摆手笑着道。“失败不可怕,多尝试几次,总是能成的。再说了,您也知道的,我这个人一向好运。”
老人哼了一声,显然不满意这个回答。
是啊!哪有人一生好运?只不过都是时间磨砺过后的艰辛成果。
“当时国内研究杂交水稻,艰苦的环境,艰难的科研。历尽千幸万苦,最终都攻克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