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玉岁可真是太心疼未来陵川学宫的学子们了,不仅要读四书五经还要背游奉云五万字没什么卵用的帝王传记,惨,太惨了!
以及,父皇您真的不为你的名声考虑一下吗?
你做过的什么破事都写在了这本《今上本纪》上了,还要读书人看并且背诵,真的生怕自己黑点不够多。
最后,是安海公公的苦苦劝说才让游奉云放弃了这个打算。
安海公公看着变得兴致不高的游奉云叹了一口气,他为了陛下的名声付出太多。
“既然写好了,就找聚贤阁的人印刷出来吧,然后私底下传阅。”游奉云开口说道。
毕竟这是《今上本纪》,如果官方没表示,只能在民间私下传阅。
“好。”游玉岁点了点头同意了。
之后游奉云便叫安海去开私库,拿了一千金给游玉岁。
游玉岁看着面前的一千金忍不住咂舌,不愧是帝王,积累的财富几乎让人难以想象。
“儿臣告退了。”游玉岁行礼告辞。
“安海,你去送送太子。”游奉云摆了摆手道。
“是。”
安海公公收到游奉云给的任务后,便一路将游玉岁送出了宣德殿的地界。
等他回到宣德殿的时候,书案后的帝王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开口向他问道:“齐王还有多久到长安?”
“大概还有五日到长安。”安海公公回答道。
游奉云用一旁的湿布帕子擦了擦手道:“时间够用了。”
在游玉岁回到东宫之后,聚贤阁便立刻开工,不过多时一本本《今上本纪》便被悄悄地投入市场。
长安城之中,细心的人便会发现长安之中正在流传着对帝王不利的流言。
关于当初游奉云如何得到皇位的始末,关于魏王的死因,关于游奉云登基前的所有事都出现在了一本叫做《今上本纪》的书中。
书中的内容完全是游奉云的亲身经历,详实的细节让当初的知情人脸色巨变,一时间长安城变得风声鹤唳起来,唯有知情的游奉云和游玉岁对此不以为意。
宣德殿中,作为大理寺少卿的谢檀将自己得来的《今上本纪》送到了游奉云的面前。
“《今上本纪》?”游奉云装作第一次看见此书的模样,好奇地翻开了来。
“陛下,因为这本书,民间将你残害手足得位不正的事传得沸沸扬扬。”谢檀板着一张脸开口说道,“陛下应该找出这些流言的始作俑者,以儆效尤。”
正是始作俑者的游奉云:……
只见游奉云一点也不着急地翻阅着面前的《今上本纪》,一边翻阅一边道:“写得真不错,用词真好,朕仿佛又看见了当年自己孤军奋战的模样了,真是怀念啊。”
谢檀:……
随后,游奉云抬起头看着谢檀道:“谢爱卿也该读读,这本《今上本纪》写得可真好。”
谢檀只觉得无言以对,脸上不知道还摆出什么表情来面对游奉云。
游奉云看着这张与自己儿子相似的脸笑了起来,果然逗弄谢家这小子和逗弄太子差不多。
只可惜谢家这小子老爱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这样不好不好。
于是游奉云将手中的《今上本纪》递给谢檀道:“朕心中自有打算。”
谢檀闻言点了点头,将《今上本纪》收好之后道:“陛下心中有打算就好。”
说完,谢檀便行礼告辞了。
谢檀走后,立马便有小太监禀报齐王及其齐王世子到达长安的消息。
游奉云闻言露出笑意,他道:“好啊,可算把齐王给盼来了。”
齐国最开始是姜子牙的封地,是大诸侯国,并且沿海,可见其物产丰富土地富饶,而现在的齐国,也是游奉云的一个心头大患,他必定会除之。
他不仅要除掉齐王,还要收回所有藩王手里的军政大权,只有这样他才能心无旁贷地对突厥开战。
不过多时,外面传来小太监的声音,说齐王及其世子前来拜见陛下。
只见游奉云的嘴角扬起一抹笑容,然后道:“快不快请王兄进来。”
确切地说,齐王是游奉云的堂兄,如果是亲兄弟,在夺嫡的时候就被他刀了。
只见齐王领着自己的世子恭敬地走进了宣德殿,然后拜见游奉云,礼仪让人挑不出一点错处。
“臣,拜见陛下。”齐王跪下道。
“王兄快快请起。”游奉云连忙去搀扶齐王,然后道,“朕与王兄好久未见,真是现在就想拉着王兄就到校场上去比试一番。”
齐王闻言有些迟疑道:“陛下,这就不必了吧,臣的体力已经不比当年了。”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陛下您的体力还能打死一头熊,但是我已经身体不行了。